第一次有很强烈的感悟就是高三集训认识隔壁班一个女生,在所有人都在为那个省考努力的时候,她家就已经给她规划好了所有的后路。
那是我觉得现实中人跟人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大概从初中开始我爸妈都会在我身边念叨,以后毕了业就回老家做老师,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在家还有个照应,但其实每次他们一说起这个的时候我内心很烦躁。
直到后来很多一开始跟我有同样想法的朋友放弃挣扎都在考教资的时候,我竟然觉得他们可能说的是对的,稳定总比没有好。
因为,人情世故好像是我们永远都学不透的东西。
记得我爸带着我去驾校报名的那一天,那个教练笑盈盈地领着我去报名填信息。练车的第一天,他的表情就变了。
我们八九个人战成一排,他说:这里是驾校不是学校,这里就是小型社会,人情什么的都要学……那天他讲了很多,大概的意思就是想要学的好就要跟他处好关系。
果然,练车的时候他会跟有些人讲的很详细,会叫其中的一个人或者一些人多练两圈,后来才知道,他们每次都会给教练买一瓶水或者私下请教练吃饭,语气自然,动作娴熟。
很多次我都在感叹为什么大家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而他们早已褪去了学生气息,会有大人们一般的姿态和语气,仿佛一夜之间他们就学会了成年人的成熟与现实。
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一个现实的人,很奇怪,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能明显感觉到有时候大家聊的东西都变了,从吃过的美食,看过的电视剧变成了怎么赚钱,怎么生活,每天天方夜谭地想什么暴富。
也听过一些以前同学的事情,回老家的,结婚的结婚,生子的生子,在外面的,读书的读书,创业的创业。
我记忆中很深刻的就是知乎上的那段评论:大部分人的理想都是基于现实,所以年轻的时候看清一点,真的没什么,毕竟,最令人唏嘘的从来都不是别人那一句“怎么连你也变了”,而是自己的那一句“不能再天真下去了。”
无论是回去还是不回去,坚持还是放弃,每个人一开始的梦想都是成为那个不平凡的人,而现实的柴米油盐迫使我们不得不成为那个平凡的人。
很遗憾,我们都到了那个年纪,那个需要挣钱来维持生活的年纪,那个谈论物质的年纪。
如果可以,谁不想睡一觉发现自己没有长大,不用被生活折磨,也不是眼里只有铜钱,而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好像只有自己很幼稚,一直在坚持地做那个所谓的“自我”,不送礼,不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