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鸡汤 的特质

话说有一个富翁和一个渔夫同在海边垂钓

  富翁说: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谛。

  渔夫说:洗耳恭听。

  富翁于是道:首先,你需要借钱买条船出海打鱼,赚了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

  “那之后呐?”渔夫问。

  之后你可以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

  “再之后呢? ”

  “再买几条船,搞一个捕捞公司,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

  “然后呢?”

  “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圈来的钱再去投资房地产,如此一来,你就会和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了。”

  “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呢?”

渔夫好像对这一结果没有足够的认识。

  富翁略加思考说,“成为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了。”

  “噢,原来如此。”渔夫似有所悟,那你不认为,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说的那些过程的结果吗?

富翁默言。



记得初听这个故事,只觉得心下一颤,有种通透清明一刹那间顿悟的感觉。好像自己突然看穿了这喧嚣红尘,灯红酒绿一样。

原来,我们拼死拼活,经历万千磨难所得到的,不过是一个我们本就触手可及的东西。明明转过头来就能寻到,却偏偏要围着大山绕上一周,可怜还有更多的人力竭倒在了途中。更可悲,我们深陷其中却还不自知。

顿时,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性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心中虽然感觉有点不对,但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便晃晃脑袋,驱了个烟消云散。

立马点赞转发加评论

“oh,咱们整日东奔西走,急的团团转着像只蚂蚁,却又是为何?

可还曾记得你最初想要追求的?”

现在再看还真有些羞愧。

~~~~~~~~~~~~~~~~~~~~~~~~~~~~

之后有缘看了几本逻辑学的书籍,再回过头来。才终于有机会,将心中的那点不安揪出来,捋捋清楚。

细想之下,才发现。所谓渔夫与富豪的生活是有着本质的差别的。

一,富翁和渔夫的目的动机不同。

富翁垂钓是闲暇之余的一点情趣,乘兴而来罢了。而渔夫则是生活所迫,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动机不同则心境自然不同,垂钓时所获得的愉悦感自然也是不同。

二,富翁与渔夫的选择权不同

富翁若是厌了这个,突然想玩点别的了,上山打猎或是游山玩水什么的,拿上现金,开上豪车就整装待发了。

反观渔夫,则已被生活牵制住了腿脚。

三,生活环境不同

富豪锦衣玉食,享受生活。

渔夫节衣缩食,却只为活着。

两人若是看上同一杆鱼竿,心生欢喜。富翁大笔一挥就能带回家,渔夫怕是要看下价格的吧。

四,人生经历不同

富翁经历过灯红酒绿,跌宕起伏,最终选择归隐山林,享受生活。

渔夫则整日平平淡淡,无波无澜,过着一眼看到尽头的日子。


这就是毒鸡汤。

当你劝说别人做出选择的时候,你应该掰开了,揉碎了。捻起一点粉末告诉别人说:如果你选择了这种生活,你会获得什么,同时会失去什么。

而不应该将两者的差异掩盖起来,再将两个选择仅存的相似点拿出来,去诱导,麻痹读者。

这是错误的,这是坑人。


真正的鸡汤文其实没啥,宣扬着美好品德或积极向上的三观,还能给身处逆境中的人们以奋发图强的力量。

但总有些鸡汤喝着好喝,其内却含剧毒,迷惑人心。

看了一些鸡汤文和反鸡汤文后,我尽可能的刨析了一些毒鸡汤的特质,并做了如下总结。

一,名人逸事类,

这种文打着名人轶事的幌子,向读者传输着自己畸形的逻辑。

其故事无论真假,花样百出。但万变不离其宗的一点是,总会试图把一个人的成功简单粗暴的归于一点。然后告诉你,只要你学他这样做就可以达到和他一样的高度。

这种文过分强调了一种品质的重要性,故意忽略事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事实上,如果你仅仅具有诚实,倔强,爱读书等众多特征中的一点,而忽略其他重要事实,最后收获到的可能是年度十大感动人物奖章,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等……。可能,也只能是可能。多数人到最后也都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好人,或一个终日嚷嚷怀才不遇的废人。

二,努力就能成功类

这种文会选定一个名人,然后根据名人的几个小故事持续输出一些看似正确的逻辑。

最后告诉你什么什么就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你要想成功就必须得怎么怎么做。

可事实上,哪怕你奋力去模仿一个人所显露出的每一个特质,最后也不会成为和他一样的人。我们需要认清每个人的异样性,以及客观条件的存在。

而这种文过分强调了个人奋斗的重要性,完全忽略了客观问题的存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丝毫不提历史进程对事件的影响。

现实是你对自己的偶像的认知,大都是他想让你知道的,而那些对于整个事件有着关键决定性的隐秘和日常的一些细节,你无处可寻。

二,强加因果and 主观臆断

其特点是,试图将相关性解读为因果性。

常用手法是,通过已经发生的结果,进行逆向推测,哦,不对,是逆向猜测。其叙述过程中的所言所语,看似客观。其实就是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悄然打量,从不曾参与其中,也不曾经历。仅仅是通过某一个当事者的只言片语,去臆想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某一方的当事人带有主观臆断的话语转达给作者,作者自己再主观臆想一番,写在纸上再次戏剧夸大一下。

最终呈现在我们眼中的文字,可信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不可能通过结果推断出真正的过程,或是将事件中的某些小事与其结果建立起因果关系。因为这有很大的几率是错误的。

毕竟人类大脑是及其复杂的,更是及其情绪化的。一个人如果因为早上家中宠物病了,而在工作中对部下大发雷霆。这是很正常的。而一个人的某些行为是自己都预测不了的。

三,以偏概全and夸大事实

将一个概率极小的事情信誓旦旦的说出来,然后输出一连串毫无道理的逻辑。

有这么个故事:

小飞十年前把买婚房的钱拿去投资股票,如今装了个盆满钵满,名利双收。

结论是:不要着急买房,也不要着急存款,拿去钱生钱。这才是聪明人的赚钱之道。

可事实上,混迹股市血本无归的永远是大多数。“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如果某人用某些方法赚了大钱,其肯定是众多原因综合起来所产生的结果。匆匆投身进去,结果怕是会败兴而归。

对了,这种文还会试图诱导你去相信自己和其他人不同,你的能力远高于同类伙伴。恰巧大多数人也总是这么以为的,摊开说就是自命不凡。

事实上永远不要以为自己高于数据平均值,这往往只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

大多数人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

四,过度强调情商的重要性

在鸡汤文里,情商是万能的,运气是经常的。只要你朋友够多够牛,就可以轻易忽略掉其他人夜以继日的努力。

可现实是,朋友的终究是朋友的,他能在你做一件事的时候稍微托你一把,却不能掌控你的整个人生。

退一步讲,如果自身没有一定的能力,就算真的在朋友的帮助下得到了一个对你当下具有决定性的机会,你能抓的住吗,你敢抓嘛。

五,“佛系鸡汤”

这种文给读者传达的信息一般是扭曲性的以德报怨。

他告诉你要学会感激,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智,。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谢你的敌人,因为他砥砺你的人格,使你变的更加强大。”

总之,对于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你不但不能寄予反击。还得像个圣人一样去感谢他,爱护他。

他打你左脸一巴掌,你最好伸出右脸再让他打一巴掌。

他骗了你,你说,没事,我原谅你。然后让他在骗你一次。

最后自然皆大欢喜,无论那人多么的铁石心肠,都会被你的品质所感动,拜倒在你的脚下。

可现实是很残酷的,有些人就是那么的无耻,人类的本性就是那么的自私利己,如果没有反抗,那么你将迎来的只有变本加厉。

再者,若是对施暴者如此仁慈,那这是不是对下一个受害者的残忍。

~~~~~~~~~~~

鸡汤文的爽点在于代入感太强,不需要努力就能体验到身为成功人士装逼的快感,能让你有种自以为看破一切的豁然,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性的自命不凡。

说破了大天来,你从鸡汤里看到是永远都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而且,成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混得太惨也是。大部分人,都过着不太成功也不太失败的日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注:这是我在别处看到的文章,出处未详,道理倒是说的挺不错。分享给大家,若有冒犯原作者版权还请见谅,需要删除请及时通...
    李谈说阅读 2,901评论 10 27
  • 毕业后在一家电建公司上班,两年多了,有很多挣扎,很多困惑。 名头上说是在央企上班,其实除了有办公室要做资料外,工作...
    呜哈哈哈哈阅读 165评论 0 0
  •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手机,电脑等传递的碎片化信息占据了我们的眼睛,我们总是习惯于去点一下“收藏”,来安...
    何羡鱼阅读 389评论 0 2
  • 范特西专辑在我的音响里回荡一个下午,阳光晒透被子的一个下午,天天真真陪了我一个下午。 那时的你,似乎就是那个都戴棒...
    想来想去不如做来做去阅读 385评论 0 2
  • 这段时间好像什么都没做,又一次停滞不前了。 专业书依旧没看,消遣的书也没看几本,时间都花费在玩手机上了。 下午的工...
    云小5阅读 1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