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看了一本书比较受启发,而且做了一个实验,感觉受益良多
这个实验就是如何把你拿水壶进办公室烧水描述成一个方案。
通常当你把一个烧水壶拿进公司,很多同事第一反应会问或会说:“怎么带了个热水壶来烧水”
这时候一般的人就会几句话说明原因,比如说,因为我经常水喝的不够,所以带个热水壶来烧水。
正常情况下的对话,到此就结束了。
我们认真思考下这个过程,双方交流了什么?准确来说,双方只是交流了个感情,并没有交流完整的信息,并没有创造什么信息的流通。因此这个事情并没有什么值得交流的双方进一步思考。
但这是真的吗?当我们认真回顾这个对话时,你会发现,带水的那方其实有很多信息隐藏了,并没有讲出逻辑,“因为我经常水喝的不够,所以带热水壶”,为什么不是接水多几次?什么是够呢?
这是我们现实对话中的真实场景,很多时候我们的对话中的信息含量低,而且表达不清晰。
如果对方问你时,你改一改,就能让人有不一样的感觉,会有收获的感觉。把你拿烧水壶变成一个方案。
也许你会纳闷,这不是很简单、很清晰了吗
“我喝不够水,所以带热水壶啊”,还原后整个的思路是这样的:
平时我每天喝水只喝了两杯,大纲100ml,而一个正常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量1000ml至1500ml,我远比普通人摄入的少,这样容易对身体不好。而我平时会刻意去喝水,而且要喝温水,但是发现经常要喝水时没有热水,这时我要跑过去烧水,因为烧水要等待,我通常就又去办公,办公时又忘记要去拿水,因此经常喝不够。所以我带了个热水壶,就放我旁边,我想和的时候就能第一时间烧与喝了
我们发现,一个人收你影响程度很大程度是收你输出有效信息的数量有关的。
信息分为三类,一类是描述性信息,一类是评价信息、一类是规范性信息
当你的有效信息密度够多、对方接受多,也就越容易受你影响
而讲清楚这些信息就尤为重要,更多明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