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秋燕
看到这张照片,我被深深的震撼。这张照片是航拍的纽约的中央公园,我没有去过纽约,但从照片可以看出,这中央公园的辽阔、俊美。特别是公园的对面是高楼密集,两边的对比是那么鲜明:一边是自然,一边是凡俗;一边是清静,一边是喧嚣;一边是风景,一边是繁华。非常的不登对。打破了我们对城市固有的印象和观念。城市可以在公园里,在自然中,而不是公园在城市里,在楼群的夹缝里。
也许同我们祖传的居住观念有关,也许同我们人口众多有关,也许同我们的利益首位有关。在城市中特别是一线二线城市里,寸土寸金,如有一点空闲地首先考虑的是建商业街写字楼小区,是这块地盖楼后能得到多少收益。特别是这几十年流动人口的增加,村镇年轻人到城市打工,城市里居民小区越盖越多,越盖越密,人们休闲锻炼的地方也越来越少,如果有场地面积也不大,一到节假日,人满为患,如年前农村的大集一般热闹,人碰人脸碰脸。
中央公园的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奥姆斯特德说他的设计理念是这样的:一个城市要想在世界都市里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更加注重人类劳动的更高成果,而不是仅仅注重那些赚钱的行业。他说,"城市里应该有大量的图书馆。教堂,俱乐部和酒店",不能只为一般的商业服务,也要为"人文、宗教、艺术、学术"服务。
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不仅是有大型商场写字楼居民小区,更要有森林有大片的绿地,开阔的空间,什么也不种植也不开发的原生地貌,是湿地就让它原滋原味,是树林就让它成片生长,是湖泊就让它保持原状。我们现在城市里的景观可以说绝大部分是人造景观,少了自然的韵味,没了原始的相貌。
再就是我们的城市很多是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建设规划的,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工厂单位的增加,越来越拥挤,人口拥挤,车辆拥挤,房屋拥挤,让人们的幸福感也打折扣。10年前省会城市很少堵车,10年后省会堵车成常态;10年前大家都不认识雾霾的霾字,10年后雾霾两字常挂嘴边;10年前孩子上幼儿园很简单,10年后孩子上幼儿园得找熟人得半夜起来排队。人口的急剧增加,但是相配套的功能和服务设施并没有跟上。很多时候在大城市里生活,感觉的是紧张疲惫喧嚣。如果我们也有纽约这样的中央公园,那得有多少市民找到休闲健身的好场所,年青人约会谈恋爱的好环境,小朋友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欢乐嬉戏的好场所。
又想起前几年去的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墨尔本在澳大利亚也是比较繁华人口比较多的城市,看下面我当年拍的照片,你就能感觉到,他们的城市在花园里,在森林里,在大自然里。
注意这些照片就是在墨尔本市中心拍的,并不是在郊区。而且路边随处可见两个人搂不过来的参天大树,写字楼和写字楼之间是大片大片的草坪和鲜花。当我看到墨尔本市里面那些几人搂不过来的大树时我的眼泪都下来了。为什么我们的城市就看不到很粗的树,为什么我们的城市拥堵污染是那么严重,为什么我们整天的挖路修路拆了建建了拆,为什么我们的公园还都圈起来收门票,为什么我们满大街的环卫工人时时打扫卫生还有好多烟头纸屑。一个城市的先进文明并不是全靠有多少高楼有多少超市有多少工厂来衡量。城市的先进文明更应该是居民的舒适感和幸福感和归宿感,而不是很多的居民撇下生活了大半生的城市去海南买房去北海养老去巴马养生。
是时候好好想想我们的城市应该建成什么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