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竹杠嫂每月都乐呵呵的,因为有钱拿,足额且准时。
可是渐渐的,她的笑容消失了。因为利息开始拿不到了。
竹杠嫂有些着急,但是又束手无策。回去和竹杠斌一合计,两公婆觉得利息钱不赚也罢,把本金拿回来就行了。
负责去要钱的是竹杠嫂,钱是必须要回来的,她心想。但想着之前靠着剥蒜酱赚了这么多,也不好意思闹僵。更何况,竹杠嫂能从临时工转正,剥蒜酱也是出了力的。拿了别人种种好处,正应了那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到了吃亏的时候,也就不好意思正大光明的去要钱了。此刻的竹杠嫂心急如焚,可是也没办法,都是自己种下的恶之花。
于是竹杠嫂只得强挤出笑容,开玩笑似的和剥蒜酱说“那个钱什么时候给我呀!”
“这个月肯定到的啦,放心!”剥蒜酱回答。
竹杠嫂舒了一口气,心想原来要钱这么容易呀!头脑简单的她,依然相信剥蒜酱的她,痴痴地等到了这个月的月底。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钱到账了!
两公婆回家之后乐开了花!觉得自己之前实在是太多疑了,竟然怀疑剥蒜酱。简直是大错特错!既然本金回来了,总账就是赚钱的,给小竹杠精准备的嫁妆又变得丰厚了!
这份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
善于洞察人心的剥蒜酱早就预判了竹杠夫妇的预判,还钱给他们只是为了使他们放松警惕,用一个“鱼饵”钓更多的鱼。
就好像A股连跌一个月,只要拉三根大阳线,就马上一大堆人在那里喊“牛回,速归!”完全不记得自己之前被套得有多惨了。典型的韭菜的记忆只有7秒。
果然,过了不到一个月,剥蒜酱又向竹杠嫂开口了,这次借款的金额更高,利息也开得更高,达到了月利率5%。
有了之前一次的“成功”经验,竹杠夫妇毫不犹豫地又冲进去了!由于这次借款的金额有些高,竹杠夫妇的存款不能全部覆盖,他们甚至还借了一部分的网贷。
这是什么概念?认识剥蒜酱之前,竹杠嫂连信用卡都没有,现在居然去网贷!
能让一个连信用卡都不用的人去借网贷,剥蒜酱改变了别人的生活习惯。她这功夫用到正道上,早就干出一番事业了。
然而好运并不会一直光临竹杠夫妇。这一次,仅仅拿到了三个月利息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钱了。
“还像上次那样,把本金拿回来算了。”竹杠斌贼溜溜的小眼睛转了一圈,拍拍竹杠嫂的肩膀,继续说到,“我们总帐不亏就行了。
竹杠嫂此刻有些忐忑不安,因为去要钱的人又是她。
而这一次,情况变得更糟了。一次全部还清那是基本不可能了。竹杠嫂每次开口要钱,剥蒜酱都很爽快的承诺了一个日期。然而傻等到了约定日期之后,才发现承诺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说得好听,至于钱,一分没有。
“这可怎么办?”焦头烂额得竹杠嫂只得求助竹杠斌。
“要么先要10万试试?”竹杠斌建议道。
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竹杠嫂隔天就去要钱了。
这次不再是颗粒无收,等待多日后拿到了5万。
“看吧,她不是不还钱,她只是拖。”竹杠嫂睁着眼睛,说着自欺欺人的鬼话。
之后的日子里,竹杠嫂一直在问剥蒜酱要钱。甚至在办公室所有人都在的情况下,依然旁敲侧击的要钱,见缝插针地要钱。
剥蒜酱吩咐竹杠嫂做事,她也不像以前那样立刻答应,而是强颜欢笑地问,“那个钱什么时候能给一些,竹杠斌刚买了几箱茅台,对方催着付款呢。”
擅长见招拆招的剥蒜酱并不接话,另起了一个话题,说自己某个朋友小孩读国际幼儿园多贵多贵。更夸张的是,虽然剥蒜酱并不还钱,但是一点也不妨碍她买车买手表,以及买完了到处乱说,就为了立人设。
此刻的竹杠嫂坐在电脑前独自凌乱,想起自己一次次的去要钱,一次次被忽悠,但仍然不愿相信自己的真金白银成为“消失的钱”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