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夜 | 听见读书声
写信告诉我:今天你是什么颜色(点击收听)
【主播:希瑶】
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多想推开一扇窗,就在窗外遇见一个能懂我一切的你。可是,让我如何遇见你?
也许,一封小小的邮件就可以做到。
1
小说《查令十字街84号》中的纽约女作家 海莲,就有幸于茫茫人海中跨越千山万水,找到了一个真实的心灵捕手——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而后他们之间有了二十年的书信情缘。当然,由于海莲率直可爱的性格,她收获了书店里每一个人的心。
我认为,这种书信往来的记忆是温暖的。就像小说《查令十字街84号》翻译--陈建铭先生所讲的“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意也将因而迅速贬值而不被察觉。
我喜欢因不能立即传达而必须沉静耐心,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珍惜读着对方的前一封信,想着几日后对方读信时的境况和情绪。”
我也尤其钟情于手写的交流。握在掌心的信笺,看到对方的字体,一个个散发出淡淡的温暖的探询。甚至可以压在枕下,随时在心灵需要的时刻再次翻阅。一扎一扎地用绸带捆住,整齐地码在箱子底部,等待某个日后的开启,又是一次愉悦的心灵之旅。
看那些书信,只觉得时光充满了韵律的缓慢流逝着。就像是一个人慢慢唱,另一些人慢慢和的平淡生活,但因为文字的浓缩,它变得紧凑而充满情趣。
2
总有人一提到《查令十字街84号》就联想到爱情,但我反对在这部书里找寻爱情的轨迹。我觉得这就是一部讲述人间温情的故事。一部在生活里找到知音,并得以终身精神圆满的故事。
他们,海莲和弗兰克以及书店的其他人,虽不曾面对面,但心灵的距离早已飞跃千山外。我喜欢这样不涉及隐私生活的单纯精神交流。这样的交流是片面的,仅是自己生活的一个侧影,而不是全部。而唯有如此,这样的彼此才是纯粹的,没有任何利益冲突的交流才能轻松得没有负担。
对于有些人,我们能通过某个渠道,彼此关心,鼓励,帮助,获取心灵所需,那就足够了。当然,我们可以彼此手写一封信,表达我们相互的感谢和彼此间的欣赏,我觉得这样就很圆满了。
所以,就算人海茫茫,最终也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总能找到一个知己,让你不觉得孤单。
-文末音乐-
黄韵玲《写给你的信》
听见更多精彩内容 关注《一席夜读》公众号
一席夜读
投稿邮箱
yanbangcm@qq.com
夜已深了
喧闹归零,祝你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