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能够参加这一次的青年公益论坛,这次论坛以及这次出行,让我内心感触很多,这种收获有关很多方面,不仅让我对公益的理解有所改变,更让我瞬间热血沸腾,想真正践行一下青年所应当拥有的理念,也让我感受到自己上大学这一年来的变化。
在参加论坛之前,公益在我们脑海里可能就是献爱心,帮助别人,为自己人生锦上添花的一件事。然而在论坛后,我知道了公益范畴远大于此。在论坛中,一个学长以对“青年”一词的分析拉开论坛,序幕。
从“文化青年”到“经济青年”,中间又经历“革命青年”、“世俗青年”,学长他解析了青年时代的发展阶段,并提出了新时代的青年状态——“慈善青年”。
他说,在一个面临巨大变革的时代,青年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挺身而出。论坛中有三零四零五零后,但他们均属青年,因为他们依然满腔热血,依然风华不减当年,依然像一群青年疯子一样执着地去做一件事。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位高校建筑专业的毕业生会走上研究种植水稻的路;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会对农业研究如此热忱,不畏辛劳,各地奔走实验;我不懂一位镇长需要多少耐心与责任感才能将一个村子管理得像一个小家一般和谐友爱,各司其职,各得其乐;我无法想像几个人凭一腔热血众筹上千万是何种滋味;我更无法相信,和我们差不了几岁的学霸学长已经从世界各地游学归来,放着进外企的大好机会,选择投身农村,做起自己的乡村笔记。
来这才发现,并不是接受过资助,出身贫苦的人才会做公益。相反,真正享受做公益的都是一群有能力有勇气经历世事有思想的长者,他们心甘情愿返回农村建设农村。
在一位位或年轻,仅大我们六七岁,或年长,大我们三四十岁的“特别青年”的字字句句中,我有过热血沸腾,也想过不安分一下。在看着一位位参会者踊跃提问,积极参与讨论,随便就能与周围其他参会者交谈讨论自己公益理念的时候,我有过自卑,有过胆怯,同为大学生,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好大,看的人越多,越清楚自己懂的东西太少,越渴望能有更多学习的机会和时间。
很多三四十岁,甚至五六十岁的学者、前辈始终心存国家,想要为乡村发展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他们身体力行,让我们感动,他们的行动深深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在这个追求高速发展,追求高利益的时代,明白除了可以通过开创事业,追逐名利来实现自己的宏伟志向,也可以通过平凡人的不懈坚持去改变国家的一丝一毫,落到实处帮助更多的人,以此来实现人生价值。
同时,这次出行也让我感受到自己一年来的变化。记得一年前父母送我来上大学时,那时我对除了自己家乡外的这个世界是感到恐惧的。我怕身旁某人就是电视里说的人贩子,我怕自己穿扮再普通都会被小偷盯上,我怕自己会迷路,我怕自己一不小心出了差错会让别人看出我从农村来,我怕别人嘲笑我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那时的我真的很畏惧,一点小差错就会让我脸红心跳,害怕好久。
然而,这次出行,我在地铁站因为不熟悉还是会出错,但我不会再瞬间害怕到心跳加速、满脸通红。我走上不熟悉的大街上也不会再有一丝害怕。在火车站我也不会千百遍检查自己的票有没有问题,无数遍确认自己的进站口在哪。就是因为这次出行的从容淡定,让我忍不住想起去年的自己,内心感慨很多。
我们真的会改变,真的会长大。成长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因为这个过程很长,所以期间我们会纠结,会迷茫,会伤感,会怀疑,甚至会坚持不下去想要就此堕落,但是也正因为我们被动经历了这些不同的感受,我们的心态才在慢慢改变,我们的成长才真正有效。因为成长本就是一场心灵的磨难之旅。
我们不必时时去思索成长的意义,因为它正一一反映在我们的每一次经历中。我们不必时时纠结于眼前的困难,因为它也只是成长甩给我们的九九八十一难中的一遭罢了。
我们的生命不长,在历史长河中或许我们连一粒沙子都充当不了,但是我们要坚信这个世间至少有一刻是见证过我们的存在。
我们都会迷茫,都会有一些想不通想不开的岁月,这些日子就让漫漫长夜陪伴我们深思,思索存在的意义,思索怎样跳出历史的圈子,不做历史长河的那粒无人知晓的沙子。终其一生,我们都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