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兀自绽放,很多时候为了让自己一时爽,忘了给别人留一丝余地
今天看到一句话:人哪,太计较得失和付出,到最后自己什么也得不到。瞬间有种被击中的感觉,多么通俗易懂的道理,怎么用到生活中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模样了呢?
对这句话印象最深的体现是在和朋友合租的时候。那时候我和我的朋友还有另一个室友三个人一起合租在两室一厅的房子里。虽说住在一起但大家平时很难聚在一起,每次回来就径直的走向自己的房间,让里面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因为一扇门而被分隔成两个空间。
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随着时间的变化很多问题也开始慢慢显露,客厅里的桌子上灰尘越积越厚,垃圾桶里的垃圾越积越多,甚至有时候因为太多的缘故而开始向四周蔓延,厨房水槽的碗越积越多,最后整个厨房变成了战场。我们每次回到家里看到这样满目疮痍的世界,都会深深的叹一口气,然后耷拉着脑袋回到自己的房间,企图逃离这个废墟似的战场。
合租的问题都是这样开始的,我的朋友最后终于受不了了,在微信里建了一个群,沟通了一下最近出现的问题,说了一下这些问题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试图改变这个的现状。
紧接着开始清理这些日积月累的垃圾,把房间从里到外收拾了一遍。客厅的桌上放着整整齐齐的摆件,沙发上的靠枕也错落有致的排列着,地板不再是厚厚的灰尘,回到家看着这个窗明几净的空间,有一种走错了的体验感,心情也从之前的阴霾密布一扫而光,从此之后,这个房间再也没有出现过之前出现的现象。
大概是因为看着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地方,我们终于有一种家的归属感,谁也不忍心把这个空间破坏掉,反而开始不自觉的维护起来, 看到有破坏这个家的归属感东西都会动手收一下,不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大家的关系也在这样一次次的考验下越来越深刻。
如果没有那一次的改变,我想最后我们会在心里互相埋怨对方的懒惰和自私,也没有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甚至还会在心里给彼此贴上一个老死不相往来的标签。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经常会计较自己付出的代价,甚至期望自己的付出能和收获成正比。比如收拾房间的时候会想:反正不是我一个人住,既然她不收拾,那我也不收拾,或者会想就算我收拾了,她也不会配合,最后还是一样的结果,那就没必要收拾了……我们不会想,那些看起来吃亏或者多付出的事情,很多时候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自己的舒服。
以前,我们总是会听到老一辈的人告诉我们“吃亏是福”,可现在的世界越来越功利,我们每天都在焦虑不安中小心翼翼的求生存,争做那个最精明能干的人,凡是计较得失,事事掂量。
我们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想尽办法把自己照顾好,但涉及到他人的时候,都希望自己能少付出一些,多收获一点,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我们比较聪明。
愿我们都能成为幸福的那个人,凡事不计较得失,只为让自己心里舒坦。
计较的时候就多想想,告诉自己“吃亏是福,难得糊涂”。
很多时候做那些看上去吃亏,不讨好的事情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呢?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