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聂伯河,乌克兰的母亲河,东欧的第二大河流,它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麓,流经白俄罗斯、乌克兰,最终汇入黑海。奔腾的第聂伯河滋润着两岸广袤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了灿烂的基辅罗斯文明,是俄、白、乌三族共同的历史象征。如今的第聂伯河,波涛依旧,见证着乌俄千年的历史恩怨和变迁,也承载着和平的期盼。现在,第聂伯河流二岸饱受着战争的残酷蹂躏。
19世纪,乌克兰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自然歌手——库因芝,他出生在乌克兰的马里乌波尔,画家幼时在这个乌克兰南方的小城度过,小城面临大海,房屋是白墙草顶,这给画家留下深刻印象。他以浪漫主义的笔触,描绘着家乡的风景,《第聂伯河上的月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1880年,库因芝在彼得堡举办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个人画展,展览会上只陈列一幅作品,就是这幅《第聂伯河上的月夜》。库因芝选用了一种粉绿色来画出月光,看上去似乎不可思议,但在整幅画中这颜色却非常地谐调,第聂伯河静静地躺在深暗色的河床中,月光如泻,洒在静谧的第聂伯河面上。伫立在画前的观众犹如听到了隐隐的涛声,它犹如一首抒情的诗篇,一下子就触动了观众的心,《第聂伯河上的月夜》一画为库因芝赢得了非凡的荣誉。
同时代的另一位画家列宾,俄国19世纪末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人物。列宾出生于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1873-76年先后旅行意大利及法国,研究欧洲古典及近代美术。回国后勤奋作画,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画家关注社会现实,用画笔反映着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代表作品有《伏尔加纤夫》、《宣传者被捕》、《意外归来》、《扎波罗热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等。
《扎波罗热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作品基于1676年哥萨克首领对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四世最后通牒的回复。回信的原件已遗失,但在19世纪70年代,来自第聂伯罗的业余民族史研究者雅科夫·诺维茨基发现了一份来自18世纪的该信件的副本。他将副本交给了历史学家德米特里·亚沃尼茨基,亚沃尼茨基偶然间与列宾谈到此信,而列宾对此事异常着迷,并在1880年开始了对这件事的研究。
生活在乌克兰第聂伯河畔的扎波罗热哥萨克人,在早先的一场战役中击败了奥斯曼军队,此时奥斯曼帝国皇帝穆罕默德四世却要求哥萨克向自己臣服。这幅画描绘了哥萨克们群情激昂地书写回信的场景,他们的神情或诙谐,或愤怒,充满了对强权的蔑视和对自由的渴望。列宾也同样仰慕哥萨克人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他曾说过:“果戈理所描写的一切都是真的!这群崇高的人!没人能如他们一样拥有如此自由,平等和友爱。”
《扎波罗热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这幅画不仅是一幅杰出的艺术作品,也是研究乌克兰历史和文化的珍贵史料。它反映了乌克兰人民在历史上长期遭受压迫,但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2024年4月18日,乌克兰国防部发布了一张乌军战士的摆拍照片,这张照片模仿了列宾的名画《扎波罗热哥萨克致土耳其苏丹的回信》。这张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乌克兰人民在泽连斯基的领导下,不畏强权、顽强抗争的精神。
第聂伯河曾是俄乌人民共同的母亲河,如今两国却兵戎相见。这场由做着沙俄霸权帝国梦的独裁者,普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这场不义的战争,使得乌克兰一座又一座的城镇和村庄被摧毁为废墟,无数家庭流离失所,二万多名儿童被挷架,平民和士兵死伤高达70多万。同样可怜的俄罗斯平民和士兵被统治者迫征卷入这场战争,死伤更超过百万。这种不人道的霸权侵略是对民主自由世界的严重挑战,也给俄国人民带来不尽的灾难。我们希望和平能够早日降临,让这条母亲河重新焕发生机。
川普作为一位精明商人出身的总统,以商人的算计来施政,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极其功利地对待和处理世界时局,尤其体现在俄乌这场不道义的战争中。他把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说成是冲突,把被受侵略和蹂躏的乌克兰说成是战争的发动者,把在艰难处境中领导乌克兰人民抵抗侵略的泽连斯基总统说成是独裁者,而对真正发动战争的独裁者普京,从未有片言遣责。甚至在联合国大会上与侵略者站在一边,对于联合国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三周年的纪念日大会上,提出谴责俄罗斯发动侵略战争,要求俄罗斯无条件撤军,归还强占的乌克兰领土的提案投下了反对票。这是川普政府的一个张伯仑式的羞耻日!虽然这不能马上就导致国际社会认可的普世价值体系被摧毁,但已经在削弱和损害这个价值体系的基石。无论你以怎样的理由在这个纷乱的世界时局中下一盘大棋,美国这个曾经的自由民主灯塔,因为川普的这个作为,将会使其暗然失色。现代世界的文明体系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主自由国家的先贤们努力建立起来的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及安全准则,每个国家都享有独立自主的权力,任何国家不得侵占或分割他国领土。侵略战争就是非正义的战争,侵略者不能够得到奖赏,不能够被鼓励,并要得到惩罚。如果这个价值体系被打破了,被摧毁了,那么这个世界就会迅速堕落到丛林法则的社会。
记得有一位传道在俄乌战争爆发一周后,曾写道:“瘟疫、战争、火山、地震……此起彼伏的灾难,如果没有把人心唤回到加利利海边那一句“天国近了,你们要悔改”面前,一切的灾难都没有意义,战争将无休止地卷土重来。”
“真正的救赎不是美欧乃至全球乌托邦式的和平梦想实现,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从罪之黑暗走向义之光明;真正的救赎需要的不是彼此征服和压制换来的花好月圆,而是要各自披上麻衣的忧伤痛悔;真正的救赎不是一时的战争止息、灾难过去,而是立时的向着施以救赎的主认罪悔改;真正的救赎不关乎此地,而是在此地完成对天国的预备。真正的救赎与一颗骄狂的心毫无关系,惟有谦卑的人能得着。”
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只有人心从痛苦、焦灼、愤怒、绝望中走向敬畏,才会有机会脱离灾难的泥潭,迎来唯一的救赎曙光。否则,一切只是“灾难的起头”,天堂与地狱的门时刻洞开,趁着还有今天,回应上帝的那句呼唤,“回转离开恶道吧!何必灭亡呢?”
第聂伯河水依旧流淌,它见证着历史,也承载着希望。我们祈祷掌管历史进程的上帝赐下和平,期待着和平的曙光能够早日降临,让这条乌克兰的母亲河重新焕发生机。求神怜悯偏行己路的世人,人人都是罪人,要認識看清自己的本相,悔改吧!求神怜悯世上的君王,悔改吧,成为和平之君,向施救赎的主悔改,“叫一切信祂的人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若不是万军之耶和华给我们稍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以赛亚书1:9)感谢救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