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应让学生多看,多分析别人的文章,多实践。
如何实施这三多呢?
第一,让学生多看。
多看是学好作文的根本途径。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肯下苦功看书,读的多了笔下自然就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作起文章来就不难了。现在不少学生阅读量太少,作文怎能不感到困难,又怎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书读得多,作文是自然就会有许多丽词佳句奔于笔下,任其选择派遣,还怕写不出好的文章来吗?
目前,各年级的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插图,就是要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弄清图与文的关系,懂得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
第二,多分析别人的文章。
语文课堂应多进行作文评讲,老师读着优秀学生的作文,其他同学就非常羡慕,会产生对自己作文的对比,找出不足之处,努力把作文水平提高上去。所以我让学生充分积累材料,把本班优美生动的语句和佳作摘抄在一个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分析想象。他人的作品是他人根据彼时彼地的独特感受写出来的。我们也决不能照搬、模仿来代替自己的创造,但分析的文章多了,自然就会受到启发和熏陶,从中汲取营养,有助于写作技巧的提高。
第三,多实践。
写作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学习别人的方法、经验固然是必要的,但自己多写更为重要。通过写作,巩固了知识,也学会了写作技巧。
学生作文,应多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弦。我有个五年级学生吴祖金,他曾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我有一个很坚强的妈妈,因为爸爸在一场大病中倒下了,就再也没有起来。因此,什么活都留给了妈妈,我还在上学,弟弟妹妹都还小,所以都帮不上什么忙,我只能在星期天帮妈妈做些家务活。我看到这里,不仅为小作者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平时在生活上关注他,在精神上多肯定、多鼓励,让他扬起生活的风帆,去拼搏,去奋斗。这样的作文,确实为师生沟通感情架起了一座桥梁。
多看、多分析别人的文章、多实践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只要教导学生把握这三点,何愁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上升到一个新水平呢?
太平镇东衙寺中心小学:吴祖选
2018年12月7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