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插秧季,我们家已经多年没有种水稻了。上一次家里收割水稻要追溯到我高考那年,那是我们家最后一次种水稻,那时候在农村种再多庄稼,也只是够吃,投入大量精力,劳力,还是没有钱,根本不够供两个孩子读书,父母只能选择外出务工赚钱供我们姐弟俩读书。近几年我父母才回归到小镇生活,虽然家里没种水稻了,但每一年我妈还会去帮别人家插秧。我的插秧记忆,已经非常遥远了。
我记忆中种水稻有非常复杂的工序,从育苗到插小秧再到插大秧,最后到收割,我全见证过。育苗分温室大棚或者旱秧育苗,后面温室大棚育苗被淘汰了,因为旱秧育苗更方便。温室大棚育苗首先要搭建一个灶,需要烧柴给大棚加温用,围绕这个灶搭建一个大棚,里面用竹子或木头搭建架子,一层一层的架子,用来放置育苗的篾板(用竹子编的一块板子),外面就是透明塑料棚布密封起来,还有一个温度计挂着,要关注温度计的温度,大棚内必须恒温,靠烧柴火灶来控制温度。竹篾上好像要撒一层木屑,然后将泡发的杂交水稻种子均匀地撒在竹篾上,一张一张竹篾铺满种子,那也是希望,再整齐地将竹篾放入温室的架子上,然后还需要定时给谷种洒水。几天几夜,轮番有人负责值班守候,待到长出几厘米的直挺挺嫩苗时,就可以分户来领取移栽到大田了。
这种大棚育苗室不可能是单家独户自己做,一般是几户人家合作的。甚至有的地方是村子里联合承办,集中大棚温室育苗。
在移栽前,田里还有一道工作,将水田的泥隆起来一块一块刮平,很像是泥土色的豆腐块,然后将秧苗一苗一苗移栽到刮平的泥土上面,每一苗之间保持固定间距,轻轻一点就着土,这种水田应该是所谓的“冬水田”,一直蓄水的田,里面的泥都是烂泥。移栽好后,用竹条围着这块“豆腐”插架子,给它搭一根根拱形门架子,再用透明塑料布密封盖起来,最后就等它们疯狂生长吧。
旱秧育苗是土培法,省掉一个步骤,直接将谷种均匀撒在“豆腐块”上,插上竹条拱形门架子,密封起来,等出苗。所以现在应该都是旱秧育苗,没有温室育苗了。
待它们在拱形门下茁壮成长,生根发芽长成深绿色禾苗时,就可以拆除拱形门让它们经历风吹日晒,吸收日月精华。待它们再长到有小腿那么高的时候,还需要一次移栽,这就是重要的插秧工作了。现在在很多电视节目里也能看到插秧场面,跟我当年见过的一模一样,我上初中后好像就没有下田插过秧了。
其实我给我们自己家里并未真正插过几次秧,而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插秧是给老师家插秧,那是小学四年级,本应是上课时间,有个老师叫了十几个同学去他家里,去帮他们家插秧!叫同学的标准是长得个子高一点的,可恨我就在那几年身高见长,所以非常幸运被选中。同学里面有插秧非常熟练的,有现学的比如我,因为我自己在家里都没太做过这个,一上午时间就把活干完了,他们家只管了一顿午饭,现在来说这就是非法雇佣童工了,没有车子,完了还全靠步行回家。
在插秧工作开始之前,水田需要蓄水,耕田,每一年的这个时候就等着水库开闸放水,家家户户都是忙碌的身影,在水渠低处的田有优势,水可以顺流而下,水渠高处的田地只能用抽水机给田里抽水了。那时候的机械化真的很少啊,柴油抽水机工作时都要有人守着,怕有故障停了,还要观察田里是否漏水等等,我和我妈在野外守过一夜,那应该是我第一次“露营”。最可怕的是遇到干旱季节,各种求爷爷告奶奶求放水,秧苗下田了,可不能干死了渴死了;雨水多也不合适,需要去给稻田放水,我仍然记得我外公披着蓑衣斗篷,戴着斗笠去看水的样子。悉心栽培,用心呵护,才能长出粒粒黄金,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粒粒当珍惜。
收割的季节是9月,早一点的有8月,因为我们那边是一年一季,一般都是这个时节,那时候没有很多机械化,全靠人力,前方是妇女们用镰刀割,传递,后方是男人们搅动(人力!)打谷机把谷和苗分离,我觉得那是最辛苦的一份工作了,烈日当空下,全是汗水,也满是丰收的喜悦,然后又靠人力一背篓一背篓背回家倒在院子里晒,因为要尽快晒干,所以必须是艳阳天,最好暴晒几日,不然就白忙活了。
这些都是我的童年记忆,虽然直到高中时家里还在种水稻,但是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寄宿的我,再也没亲眼见到这每一道工序了。等我以后有小孩了,我要带ta回我老家,下田去插一次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