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是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我们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厚植爱农情怀,调动农民群众发展意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看能否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面对农民关切的热点问题,一号文件就提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这要求乡村振兴立足乡土特色、地域特征和民族风貌提升村庄水平,并特别强调“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撤并村庄、搞大社区”……这是党中央坚持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站在农民角度,突显农民主题地位,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广大农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乡村振兴,给乡村社会发展充分自主权,以更好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共同创造美好生活,更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抓牢增收关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中央一号文件就“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等核心问题,提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并提出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解决方案。这有效回复了乡村振兴要实现什么样的共同富裕,也回答了应该如何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怎样增加“农民收入”的世纪难题。党员干部要持续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突破传统集体所有制的历史局限,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城乡发展,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现阶段,城乡差距大,乡村发展水平低,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较高阶段时,要利用城市先进要素和市场的拉动,促进城市先进要素与乡村优质资源结合,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乡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对乡村振兴作出了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些重大部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机遇,党员干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确立高质量发展方向,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使乡村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能够互促共进,促进生产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以此达到增加就业机会,在改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前提下,不断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