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常常抱怨小孩让他们头痛,但,他们也常让小孩头痛

                来源于几米绘本 《完美小孩》

我们一方面减掉了孩子的翅膀,一方面却再抱怨孩子为什么不会飞!

我常常感到疑惑,为什么?

喜欢独立思考的小孩,常被叫做怪胎。

喜欢发表意见的小孩,常被说是捣蛋。

喜欢躲在角落的小孩,常被说是孤僻。

喜欢站在舞台的小孩,常被说是爱现。

大人常常抱怨小孩让他们头痛,

但他们相信吗,他们也常让小孩头痛。


正面管教:犯错不一定是坏事

误解正面管教的例子,家长和老师们普遍会在使用“逻辑后果”时附加上侮辱,他们错误的认为,若不为自己的错误吃苦头,就不会得到教训。

但其实羞辱的确可能激发孩子做得更好,但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激发多么巨大的损伤?他们是否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

害怕冒险,不自信,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才会获得自身的“价值感”,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而我自己本身也因为妈妈从小的小事情上的爆发,造成现在长大后一段时间“讨好型”人格。

在管教孩子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自我救赎,将自己从小时候的阴影中找出来,抱抱自己说“原谅你的妈妈,她其实也是受害者,她在外婆的阴影下长大,然后对待你们的态度自然会粗暴很多,现在反过来去抱抱那个不知道如何爱你的妈妈,她的生活也遭遇了很多她无解的问题。而现在的我们可以从朋友、从书本、从网络中了解剖析自己的行为对错,找到指导,而妈妈却不能。”

其实,走到现在,我应该去指导妈妈,教教她化解小问题,调节坏情绪的能力,多哄哄她。


孩子是社会人

一段时间内,胖胖非常希望能和别人一样,她经常在意,“这个小朋友有那个颜色的裤子,可是我的不一样”“那个小朋友有那个样子的手表,和我的不一样。”

对于她这样的反应,我往往是斥责,我想我花了这么多精力,我就是希望你有独立的思想,你为什么什么东西都要和别人一样。

现在想想这种想法真的是可笑,反思自己,到了近30岁才找到真正的自我,可能还没有找到,我有什么资格要求一个3岁的孩子找到自我。

改进:引导她去寻找她自己东西的美,比如裤子的颜色是这样的,这种颜色非常像蝴蝶的颜色,飞起来,可美了。

引导孩子摆脱成就感是建立在竞争、碾压别人的基础之上,而缺乏对自身的认同感这种状态。


更深层次,引导她欣赏自己和别人的美,说出并感受自身美,去夸奖别的小朋友的东西,大家的都非常美,而不是贬低别人比较后告知她,她和别人的各有各的美。

正面管教理论:孩子是社会人,所以他们在发展“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而这个其实就是“求存”状态,而我们大人却认为这种状态是不良的行为。


赢了孩子VS赢得孩子

赢得孩子,保护孩子的尊严,尊重孩子的态度,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能力并与大人合作。

案例:胖胖希望能帮忙做什么的时候,现在回家胖胖都会给我们所有人拿拖鞋并放好在门口。她希望自己能倒水,但是大人觉得她倒不好,或者会捣乱,取而代之去帮她做一切事情,其实这是不对,这是孩子成长的机会,应该允许犯错并让她尝试。


你要知道,完美孩子,往往是无趣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夏蝉初醒攀油桐 阳风拂面花香浓 蝶舞丛间诗意满 枝间石榴花朵红
    凌峰峰行阅读 1,274评论 8 5
  • 昨天三点睡,今天7点醒,醒来的第一件感觉一定是愧疚。 想着那些在你紧急的时候借你钱的人,而日期到了换不上的感觉,那...
    故事就是这样开始阅读 1,661评论 0 0
  • This is a simple and fun app that helps you learn about s...
    Madelines阅读 1,886评论 0 0
  • 你睡着时 我会想些好的事 我狗一样的恢复能力 是在漆黑的小屋里,想想 未来会发生的事 想着和你的童年看《鼹鼠的故事...
    蔡红娃阅读 1,486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