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创新高频出现在各类媒体、各类语言环境中。
当创新两个字一说出,你心里有没有产生一种厌俗感?
如果有,你可能就会更容易理解今天我所说的创新的本质。
百度百科对创新的定义是: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这么长的定义,只是为了准确的表达创新的含义。但是,对创新这种人类高级的思维活动来说,此类定义的方法,实在是不够“创新”。
创新,只需要两个词就可以表达,一是“变化”,二是“有益效果”。
本文所讨论创新的本质,本意并不是对创新进行学术性探讨,那样虽然更准确,但或许无意于对我们日常行为的改进。本文只是试图通过挖掘人类历史的本源,从生物体的本性,来获得对创新的另外一种解读。
正如篇头所言,当你对“创新”这个词有厌俗感的时候,正是说明的你的大脑对反复出现的一个词语,产生了自发的抵触情绪。类似于这种现象,我们还能体会很多。比如一首歌,你在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很好听,但是当你连续听到100遍的时候,就不一定觉得好听了,接着让你听1000遍,或许,这首歌就变成了你最讨厌的一首歌。同样,婚姻有“七年之痒”,你当初最爱的人,经过几十年的朝夕相伴,人依然在你身边,但感情或许已然不在,于是,许多人便发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感慨。
很多同样的事例,都在说明,人的本性是“喜新厌旧”的,人的大脑对不断重复的事物,会产生排斥感,对新生事物,会产生天然的向往。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马上反驳我。因为有同样多的事例都在说明,人对熟悉的事物和环境,对自己的舒适区,有着很大的向心力。多少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永远迈不出改变的那一步。
是的,人的大脑似乎又变得非常守旧,不喜欢任何的改变。
但是,这个矛盾的两边,就是事实的真相。
现在,把人的“喜新”和“喜旧”两个特点,放在大自然中、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新的视野。
在大约7万年前,人类的先祖——智人在非洲发展起来的时候,正是认知革命拉开了人类历史的序幕(《人类简史》)。而认知革命的关键,是人拥有了利用语言虚构故事的能力,而虚构故事的能力就是想象力的体现。在之前的所有动物,包括智人的近亲,都局限于用语言描述一个具体的场景,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没有任何一类动物可以像人类一样,创造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比如过去的神灵、现在的国家,这使得人类突破了150人的协作魔咒,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合作组织。依赖这个力量,智人占领了全世界。
所以,不难想象,这个想象力的产生,是人类在自然界中成功的法宝,这个技能已经记录在人的基因当中,传承至今。
到现在,我们会发现,在整个大自然中,人类是唯一一种可以发生创新的物种。北方大雁每年都会南飞,中华鲟无论在哪里,都要洄游到长江产卵区产卵。大多数生物,无论经过多少代,都会按照基因记录的信息,年复一年,经历同样的生命过程而不会改变。
而人类在进化的历程中,却以普遍“早产”的方式,将子女留在身边进行社会化教育。这样就使得人类的传承,一方面,跟任何动物一样,按照基因记录的固定化模式,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则是在幼儿期接受父母的社会化教育,承袭整个人类的文明信息。
所以,人类就变成了一种独特的生物体,既有着厌恶改变、确保安全的动物本性,又有了探索未知、更新思想的人类特性。
因此,创新本质上,是人类最终成为地球霸主的核心竞争力。人的大脑,天然对不同的东西、新鲜的事务会产生愉悦感,这是人类一方面依赖于想象力,构造故事,实现了超大群体的联合,另一方面,对未知的事务产生好奇心,探索新的领域,为基因传递创造新的可能性。
现在我们经常会看到,为了推动创新,有的政府、企业制定了创新的目标和详细的工作计划。对照创新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行为实在是与创新的本意南辕北辙。
创新,并不是你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永远不是能够定目标、定计划就可以做出来的。创新,也不是你读了多少书,就一定能够实现的。
创新是个精灵,她根源于人类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力,体现于大脑中知识的新连接、脑电波的放电,是真正可遇不可求的灵感迸发。
那如何才能够拥有创新?
我们看为什么历史上很多艺术家、科学家都会有点特立独行,甚至被当时的社会认定为异类甚至是神经质。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搞艺术创造、做科学发明才变成那样,而是他们因为更接近自己的内心、人性的本源,更少的有各类社会符号的约束,所以体现出来与社会秩序格格不入的特征。
因此,既然创新来源于人性,你若想拥有更多创新的灵感,最大的法宝就是回到你的人性的本源中,释放你自己的思想,让自由之花在你内心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