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的作品坏人心术,堕人志气。坏人心术,以意义言;堕人志气,以气象言。文学虽不若道德,而文学之意义极与道德相近。唯文学中谈道德不是教训,是感动。文学应不堕人志气,使人读后非伤感、非愤慨、非激昂,伤感最没用。如《红楼梦》便是坏人心术,最糟是“黛玉葬花”一节,最堕人志气,真酸。几时中国雅人没有黛玉葬花的习气,便有几分希望了。吸鸦片者明知久烧是不好,而不抽不行;诗中伤感便如嗜好中的鸦片,最害人而最不容易去掉。人大概如果不伤感便愤慨了,这也不好,这是“客气”。客气,不是真气要做事,便当努力做事,愤慨是无用的。有理说理有力办事、何少愤慨?见花落而哭,于花何补?于人何益?一个文学家不是没感情,而不是伤感,不是愤慨,但这样作品真少。伤感愤慨、激昂,人如此,等于自杀;而若不如此,便消极了,也要不得;消极要不得,不消沉可也不要生气。有人说生气是你对你自己的一种惩罚。非伤感非愤慨非激昂,要泛出一种力来。
顾随的这话说的,让我不知道怎么去理解。对文学作品以及文学作品对一个人的影响,作家哪里能控制得如此之好呢?人毕竟是情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