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选其中四个地方,详细说明集市表现中国年味的地方。
1.青岛·灵山卫年集:
在青岛的西海岸新区,腊月里,灵山卫大集一开集,鳞次栉比的摊位营造出浓浓的赶集氛围,市民们接踵摩肩左瞧右望,来往穿梭于集市的一条条小道上。
对联市、海鲜市、餐饮市、水果市、菜市、花市、布市……在大集不同的分区内,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年货清单“淘”到各种地道好物。
眼下,各式各样的年画和对联,大红的刺绣小棉袄,红底绣花的对襟褂子,各色鲜艳的布料,以红色为主调的服装摊带来了浓浓的年集味道。
除了各色年货,靠近灵山湾的灵山卫大集还是一个特色“海洋大集”。在市场上买到鲜活海味后,可以立马到餐饮区海鲜烩饼摊位上进行加工,品尝到一刻也不耽误的鲜美。
2.新疆·腊月巴扎
对于新疆的小伙伴来说,虽不能在年集上品尝到海鲜的鲜甜,但在腊月巴扎里,有另一种被大地供养的幸福。
巴扎,是维吾尔语Bazar的音译,往往被译为集市、市场。腊月巴扎,能满足你对年货的高品质要求。
年夜饭不能没有大口吃肉的环节,而在牛羊巴扎,你能找到种类多、品质高的新鲜牛羊肉。新疆牛羊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它们喝着天山雪水、吃着草原上的嫩草、有着满山跑的快乐。
过年少不了干货零嘴。而新疆“三山夹两盆”,这里干燥少雨、日照强、冷暖变化剧烈的气候为坚果、水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你能在巴扎遇见最醇香的干果和果脯。
新疆最典型的巴扎在天山以南。那里的人们散布于戈壁大漠的绿洲之中。十里八乡的人为了物品买卖,聚集到巴扎去。巴扎成了绿洲里重要的活动中心、绿洲文明的说明书。而到了腊月,这里更是绿洲里最火热的盛宴。
3.成都·新开寺腊味街
腊味是四川人年味儿美食中的常驻嘉宾。每到年底,成都人就会涌入他们的“腊肉香肠一条街(gāi)”——新开寺街。
进入腊月后,这条短短几十米的街市就热闹了起来,两侧的商家门店挂满了腊肉、香肠,不少店家忙着切肉、灌制,顾客们争相选购。一整条街都飘散着川式腊味的麻辣鲜香。
腊月间,干燥少雨,蚊虫不多,肉类不易变质,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而四川腊味,有花椒和豆瓣等地方特色香料的加持,腌制出了新鲜食材难以比拟的浓烈酽香的滋味。
4.广东·挥春街&迎春花市
说到置办年货,除了各种年味儿美食,还一定少不了最受欢迎的传统装饰——福字和春联。在广东佛山,有这样一条街,一道年关,就换了身红红火火的新衣,从快子路摇身一变成了挥春集市街。
挥春在粤语是春贴的意思,包含了春联、门联、福贴,年前在住宅张贴新年挥春,代表去旧迎新。而手写挥春是佛山人心中对于春节的仪式感。
“捞乜都掂” ,意思是干什么都可以搞定。“掂过碌蔗”,意思是比甘蔗还直,事态稳妥。
骑楼下的一排排手写挥春摊位,是师傅们展现书法魅力的舞台。挥毫泼墨、笔走龙蛇间,一笔一划都是对来年的期盼,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挥春跃然纸上。
走进快子路,两侧古旧的骑楼和骑楼下鲜艳无比的挥春摊档相互映衬。这里是佛山骑楼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这些临街骑楼,见证着老城区昔日的繁华。每逢腊月的火爆与热闹,将这条老街近百年来的地道烟火气保留了下来。
在广东,年货里还不能少的,是象征着春意萌芽的花。这里四季温暖,植物常青,冬季也开放着明媚的花朵,广州人有着独特的腊月仪式感——行花街。
“行花街”是广府春节前规模最大的一项传统民俗。“没有逛过花街,就不算过了年。”广州的花市萌芽于唐朝,成形于明清,发展至今。人们穿上漂亮衣服,到花市上赏花买花,迎接新年来临,谓之“行花街”,后又正式命名为“迎春花市”。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流光溢彩,喜庆气氛弥漫开来。人们走街串巷,踏入花海,快乐在空中恣肆飘扬,喜气洋洋的春节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