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学过一个“霍桑效应”。查度娘,霍桑效应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比如让员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发泄出来;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霍桑效应的基本条件是,重要的工作环境属性能够被大量捕获,没有暗藏的或隐晦的信息。
“霍桑效应”在教育上的启示是:学生不是学习机器,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这其中有大量的负面情绪,对这些负面情绪和情感切莫压抑克制,而应适当地让它宣泄出来,对学生而言,谈话法是最方便最便捷的宣泄方式,这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学习都有利。
那么,怎样和学生谈话呢?
第一注意谈话的内容和方式。在找学生谈话时,要事先设计好谈话的内容和方式,这是谈话成功的关键。假如你的谈话内容空洞无物,满口说教那么再多的谈话,也起不到好的效果,甚至只能事倍功半。不同的谈话内容和方式产生的效果会截然不同,显然关爱的谈话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的,处处充满着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因而也是成功的。
第二选择好谈话的时机和场合。谈话场合可以在办公室,教室,走廊,操场,餐厅回家的路上等等。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一次成功的谈话必须选择好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如果说内容和方式是谈话成功的关键,那么时机和场合是谈话成功的前提。两者缺一不可,而且谈话次数不宜太多,时间也要掌握得当。
第三要耐心热情,及时抓反馈。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中难免有后进生对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毕其功于一役。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既严肃又不失热情关心的话语,学生是心领神会的,这有利于他放松紧张情绪,清除逆反心理。诚恳真挚的态度,语重心长的告诫,会感动学生的。
每次谈话后,要及时检查谈话是否起了作用。检查方式可以是教师直接观其行听其言,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生间接了解。这就是及时抓反馈,一发现有进步就要及时鼓励,在适当场合公开表扬。如果通过检查发现前次谈话效果不大或者没有效果,教师也不要焦躁,更不要气馁,应及时查找原因。只要找到症结对症下药,耐心治疗几个疗程,还是可以收到谈话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