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27:外贸领域的“网络效应”谁强谁弱?

思考来源:“混沌大学”课程--《转转:巨头当前,创业者如何差异化破局》


听了这堂“转转”APP联合创始人陈璐的分享,课程中好几处非常点醒我,譬如关于互联网模式的理解,关于消费者需求解法...虽然陈璐老师分享的是二手市场行业,但是这些观点,一下子点醒了我对于外贸行业的进一步理解。

什么是互联网模式?其实本质上就是平台模式。

具体说就是,有一类产品或者服务,它会随着用户人数的增加,自己本身的价值会指数型增加。用户越多,产品越好用。

网络效应有两个重要特点:

1、随着使用者越来越多,每位用户得到的价值都有可能呈现跳跃式增加;

2、这种价值的增加是自然产生的,而非使用者故意创造的。

最典型的互联网模式和网络效应,就是微信、抖音等,使用的人多了,平台的价值指数型增长。

网络效应:硬件<服务业<软件,而网络效应决定了该业务/产品的增长速度和未来的“盘子”能否做大。

网络效应弱的,基本是线性增长;而网络效应强的,才能实现指数型增长。

资本市场也更青睐具备网络效应的产品或公司,更容易获得资本的注入,看中的就是未来的指数型增长不可限量。

引申到外贸行业:

① 网络效应:互联网+外贸>传统外贸

传统外贸B2B的网络效应行业本身是属于硬件(生产)+服务业(贸易服务)兼容的行业,属于网络效应较弱的,所以基本呈线性增长,渠道投入多,业务产出就越大,企业规模也就越大。

这些年一直提倡的互联网+外贸,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强了传统贸易行业的网络效应。

② 网络效应:B2C跨境电商>B2B传统外贸

B2C跨境电商的网络效应就明显大于B2B传统外贸,因为B2C基于平台,而平台和软件类产品类似,投入越多,流量越大,而当流量越大时,店铺本身的价值就指数型增长,这就是一旦度过前期的成长期,当成长为中大卖时,店铺越容易滚雪球转起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