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判好知识的标准

昨天讲到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周遭繁多的知识把我们冲的七零八落。

但即便如此,

身处信息爆棚中,

我们也要不断吸收知识中所带来的养分。

许多人给我们讲道理,

可这些道理到底是对是错呢?

值不值得我们去听,去吸收?

这个问题,我相信是很多人困惑的。

我自己有一套评判好知识的标准,

不一定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个,有没有方法论?

是指导我们如何做的标准。

即能落地,可践行。

举个例子,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句话,

成功三要素,

坚持,不要脸,坚持不要脸。

这句话简直就是屁话。

而正确的表述应该是

第一:找准目标,清晰目标。

第二:按规矩做事,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要重要的多。

第三:富有长期眼光,做让自己更值钱的事

这三条方法论可拆解成更细小的部分,

执行起来有了依据,

也就有了方向。

第二个,他讲的有没有依据?

我从小到大听到长辈

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

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这就是在向我们证明他们的经验。

可他们的经验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即使是正确的,适合我们当下的情况吗?

如果一直在错误的经验中前行,

那就会自以为自己是正确的。

更可怕的是,

他们受不了别人去指正他们,

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无法自拔。

就像大部分人还是在依从本能在行事,

而往往是那一批靠理性思考的人

才更胜一筹。

这个又是依据什么呢?

物以稀为贵。

就像各种稀有金属,

黄金,钻石,

因为稀缺,所以他们就贵。

那么水呢?

是不是一点也不稀缺,

所以它很便宜。

这样讲,你能理解了吧?

遵循稀缺竞争原则,

所以理性的人,

往往胜出!

第三个,他讲的道理有没有相关的案例?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功有效的实操。

道理毕竟是道理,

如果没有实际的案例,

说服里就降低了很多。

更重要的是人们需要真实的案例,

去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踏实感和同理心。

你看,这三条标准虽然严苛,

但是环环相扣。

你想要给我讲一个道理,

必须告诉我在这个道理

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理”在支撑,

是什么样科学的理论

依据能够让你的道理无懈可击。

唯有如此,

通过这个道理衍生出来的

方法论才能是正确的。

有了理论依据,

有了方法论,还需要一个案例,

让我们“快速上手”,

从实战的角度去明白该怎么去做。

我的这一套标准的确是让人头疼,

但是,当你按照这一套标准执行的时候,

你会发现你很少愿意与人争辩了。

因为大部分人与你争辩的时候,

基本都是给你空口谈道理,虚的很。

你也能看得清楚网络上的骂战水平有多低,大部分都是情绪一出,

张口则骂,骂来骂去

都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

同时,你也能分清楚哪些老师讲课讲得好,哪些老师讲课讲的不好。

甚至,你可以分清楚

优质的书籍和劣质的书籍,

可以分清楚什么项目是骗人的,

什么项目是科学的,

哪个投资是值得的,哪个投资是骗局。

标准虽然严格,但胜在好用,胜在科学。

欢迎探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