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

父亲是孤儿,但也不是孤儿。

父亲1970年生人,个子不高一米七,皮肤黝黑发亮,体格偏瘦,不,应该是皮包骨头的瘦。母亲说他就是钻进猪屁股里,也不见得能长出二三两肉来。灰、黑的衬衫,休闲的西裤,一双总让人觉得碍眼的运动鞋,是他一年四季的搭配。走起路来外八字,低着头,总让人觉得他在地上找什么东西。

县城体育场东面外围,有一圈道沿空地。这里,摆放着一个行业—修鞋、修车胎。在我上高中之前,父亲也在这里就业。一帮的同行,七八个摊位,算是最基层的企业家吧。前些年,我们这座西北边陲的小县城的经济发展缓慢,人们的消费水平不高,省吃俭用的思想十分深刻。穿坏的鞋子,破旧的自行车,全靠这些企业家给延续生命。

但至今,这个行业仍然让我深感歉意。上初中时,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里,母亲想让我中午给父亲带饭,但我从来没有答应过,因为小小的自尊心让我不敢承认那个补鞋的人是我父亲,那时我认为这个行业很丢人,很没出息,这让我非常敏感自卑,每次路过,我都不敢与父亲对视,我怕同学知道父亲的职业而笑话我,那个时候,我恨过自己为什么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初中三年,我没有让任何同学知道我的父亲是修鞋匠,父亲好像也有默契,从来没叫过我,只是路过时会看着,而我只是扭过脸,躲避他的目光。

职业不分高低,我明明知道,但我为什么会这样。我开始找原因,我不想再这么别扭,再怎么样,那人也是我父亲啊。我想起《背影》,我想从自己的自卑心理中跳出来,开始审视我的整个家庭。

父亲6岁时,他母亲病故。对于奶奶这个称呼,我挺陌生的,我很羡慕有奶奶的孩子。父亲7岁时有了后妈,对他很不好,后来他后妈也生了一儿一女,更加不待见我父亲,又是打又是骂,父亲的父亲也是。

我的父母是包办婚姻,母亲说只见过父亲两面,就结婚了,而结婚当天,父亲的后妈便提出要和父亲断绝关系,从那天起,父亲被彻底赶出家门,这次还带着刚结婚的我的母亲。当一个男人的自尊、血性、毅力被抹杀之后,剩下的只有自卑和懦弱。从小到大不被肯定,不被重视,造就了这样一个男人,我的父亲。

父亲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我也变得自卑,沉默,不爱说话。多年来我一直在和自己的内心作斗争,穿好看的衣服,整理好自己,让自己看着精神一点。但慢慢的我发现,这种刻意表现的自信反而使我更加自卑,假自我就是假我,再怎么洋装也没有本我,我一度认为我无药可救了。但当我偶然读过一本书,我试着按书中所说,放下假自我,寻找真自我,先去承认自己就是自卑,然后照书中的方法去做。

某一天,我按书中所说,找街头的流浪汉买了他的脏衣服,穿上之后。我出了门,走了1000米,回来又走了1000米,竟然没人认出我来。我看到街边店铺人的目光,看到邻居的目光,看到开车人的目光,看到老人的目光,看到小孩的目光,我盯着他们的目光,直到他们不再看我。我突然有种感觉,一种戏谑别人的感觉,想笑,也想哭,一身衣服,一个人身,一撇眼光,一个世界,我顿悟了。

电视剧《都挺好》对我印象深刻,多年来,我也见过许多的单亲家庭,重男轻女的家庭,他们也被这种原生家庭所折磨,深受其害。但如今我觉得自己活的也挺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理解家里发生的一切,我顿悟了,我爱我的老爸老妈。做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即便我们生于原生家庭,只要我们能找出造成原生家庭的根源,走出来,我们就是成功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