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搬家,看着地上躺着的十几箱的书,我着实脑仁疼,扔了吧,不舍得,不扔吧,搬着实在太困难,正当我看着书发呆的时候,媳妇突然问我,你看了这么多历史书,也没看你想从政当个一官半吏的,你不觉得有点浪费么?
不得不说,她戳中了我的痛点。
读书首先是我的爱好,其次,无论是专业书,经济学类的,投资类,管理类的,商业类的,都或多或少能帮助我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可是,独独这历史书看下来,好像对于改善生活并没有帮助,所以,我每次看历史书的时候,都偷偷的看,免得被老婆发现批评我。
可是,读历史真的没用么?
1,历史是你认识世界的眼镜
《在火星上的人类学家》这本书里,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从小就失明了,像其他盲人一样,他尝试用其他的感官来感受这个世界,比如触觉,听觉。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到了他五十多岁的时候,一个大夫检查了他的眼睛,然后说:你的眼睛其实各方面都还不错,做个小手术,问题应该就解决了,然后,他的眼睛真的被治好了。
这本来是个好事吧,后续发生的事情却让人大吃一惊:
这个人虽然眼睛被治好了,能“看到”东西了,可是,他却无法“看见”东西。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能看到这是一个钢琴,可是他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什么东西,而且更恐怖的是,他实际上是知道钢琴是什么的,只不过,他要像往常一样,去摸一下钢琴。
最后,这个人为了真正看到这个世界,发明了一套独特的方法:看到一个东西以后,先闭眼,然后摸一摸它,然后他就知道了:哦,原来这就是那个吃起来很软很糯的蛋糕。
从这个故事中,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受到这么一点,那就是,我们对于一个事情的认知,不是简单的看到它就好了,他必须要和我们脑子的某个已知的概念联系起来的,而历史,就是在你的脑子里植入这样一个个的概念和思想,然后等待真实世界与其相连,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有一个类比是这么说的:教育就像眼镜,戴上它之前,你看到的世界是一个样子,戴上它之后,世界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我认为,教育如此,历史也如此。
2,历史能解放你的思想
朱元璋是杀功臣杀得最凶的皇帝,在他杀掉的众多功臣中,徐达是很特别的一位。
徐达很聪明,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大功臣,他知道朱元璋想杀他,所以一生都敬小慎微,避免犯错。朱元璋就很郁闷,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杀他。突然,有一天,朱元璋心生一计,要拉着徐达下棋,并且给徐达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知道你下棋很牛,今天和我下棋,你可不能放水,否则就是欺君之罪,可是,你也不能赢我,否则就是犯上。
徐达听了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心想,你丫想杀我,不能痛快点么?还搞这点歪门邪道。
没办法,人家是皇帝,咱得听人家的。
于是,对弈开始,两个人你来我往,半个时辰之后,徐达赢了,朱元璋很高兴,正准备叫人来收拾徐达的时候,徐达说:
陛下,我虽然赢了,可你再仔细看看我的棋子。
朱元璋定睛一看,突然发现,徐达的棋子,正好摆出来“万岁”二字。朱元璋心想,为了拍我马屁,你也真是醉了,好吧,今天就饶你一条狗命。
就这样,徐达多活了一段时间。
那这个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呢?他起码告诉我们,不要钻牛角尖,不要觉得事情就是非黑即白的,这个世界有大量的灰色的地带,人生中很多事情不是只有非A即B的选项,放开自己的头脑,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故事。
3,历史能指导我们的具体行为
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尤利西斯船长,他要带着他的船队穿过两个小岛,其中有一个小岛,会在海水涨潮时形成巨大的漩涡,船很容易被卷进去,船毁人亡,所以尤利西斯要离它远点。
另一个岛,有一批长得非常的漂亮,歌声极其迷人的海妖,叫塞壬,男人们一旦听到这种歌就会情不自禁地登上那个岛,人一上去,它们就把人给抓住然后吃掉。
也就是说,尤利西斯死定了。
可是,尤利西斯想出来个办法,他命令自己的船员把他绑在桅杆上,叮嘱船员经过两个岛时,他说的任何话都不要听。尽可能远离带漩涡的那个岛,一直往前走,直到听不到歌声,再把他放下来。
我记得当时我在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恍然大悟,尤利西斯的故事,不是正好可以用来解决投资过程“人们缺乏纪律性”这个问题么?
我们投资的时候,总是容易犯追涨杀跌的错误,一看到股票开始涨,就拼命的加仓,一路涨一路买,最后涨到最高点的时候,自己的仓位也基本建在最高处,那不亏才怪呢,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在真正出现牛市的时候,每天都是涨停板,就像塞壬一样,不断的吸引你,而你也跟普通人一样,被她的歌声迷惑,然后死亡。
在听了塞壬的故事之后,我就把所有的钱给我老婆,然后告诉他,以后无论什么时候,如果我要买股票,你一定要问我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如果这套逻辑不能说服你,你就不要给我钱,我就买不了。
这么一来,我内心中追涨杀跌的欲望,就被克制住了。
谁在说读历史没用?把我的故事告诉他。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吧,我要赶紧把文章发给老婆,告诉她,读历史其实也可以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