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品味,增长知识,我曾经买过一本关于咖啡的书,叫《 咖啡地图》?里面科普咖啡如何分类,全世界有多少种咖啡,区别在哪里,不同口味的咖啡如何调制,咖啡、牛奶、奶油的配比……。
那是一本精美的书,不过我看完没多久就忘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自己不爱好喝咖啡,身体对咖啡有点不耐受。喝了咖啡,心跳特别快,心悸,有慌乱不安的感觉,无法平静的品尝咖啡的美好。真的爱好不起来。
每次同事们一起喝星爸爸的时候,为了合群我总是点“抹茶拿铁”,只因为这是他家唯一不含咖啡因的饮品。这本书的内容因为没有实践,也基本忘光了,所以说“输出才是最好的输入”,这句话很有道理,没有输出会忘的很快,记忆有时效性,很快便不是自己的了。
这本《全球上瘾:咖啡如何搅动人类历史》和上次那本不太一样,主要是说咖啡的历史,以及它是如何对人类历史有所推动。说到上瘾,不得不提咖啡中的核心成分:咖啡因,这本书里也有讲。1820年德国化学家隆格第一次从咖啡中萃取出了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以针状结晶的形态存在,形似鸟的白色羽毛和雪花,味道微苦。
俄罗斯裔的瑞士学者,巴塞尔的教授古斯塔夫·冯·邦吉曾解释过说人们渴求咖啡因,是因为它含有黄嘌呤,只要很少的量就可以渗入身体各个细胞,且富含氮元素。所以,人们渴求咖啡因,只不过是身体细胞在不自觉地渴求更多的氮元素。
它一进入人体就引起了剧烈的反应。毫不夸张地讲,是一种美妙极了的心醉神迷。它能迅速舒张所有血管,让身体所有部位都畅通,中枢神经、脊髓、大脑通通被咖啡因占据,令人清醒万分。它渗入呼吸中枢、延髓,给全身带来气体交换的舒畅感。它像一个拥有强壮臂膀的英雄,减轻了心肌的负担。它让四肢的疲惫消失不见,让骨骼肌更有力。它加速了大肠的蠕动,减轻了肾脏的负担。一旦摄入咖啡因,人体的所有细胞都有焕然一新的感觉,这是当年的学者们对咖啡因的研究成果。
你看,以前的人对咖啡因的评价如此高!那咖啡因是怎么出名的呢?从不知名到风靡全球是个漫长的过程。
咖啡最早的起源是在也门的清真寺,由穆斯林的喜爱开始,逐步传向各地的穆斯林,乃至世界各地。这是来自于发生在圣城麦加的一场争斗。一开始咖啡在麦加周围的穆斯林地区流行,大家自己熬一熬、喝一喝,有一点小的穆斯林咖啡馆,大家聚在一起聊天。聊天人多话题也多,涉及到政治,所以麦加的总督要禁咖啡,民众们穆斯林们就不愿意,最后这场争斗以总督的失败告终,反而使得咖啡在穆斯林中开始流传。
有人还去考证,当《奥德赛》讲到海伦所引发的战争时,有一句话叫作“海伦手中的神奇药水”。这些神奇药水,可以使得别人精力旺盛、不睡觉。人们就猜测,神话传说中所说的海伦手中的神奇药水,可能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咖啡。咖啡因的分子式是这样的:“C8H10N4O2”,复杂的分子式。同时咖啡除了含有咖啡因,和香烟一样,还含有一定量的尼古丁。
本书讲咖啡的历史颇为有趣。咖啡是在一次次的争斗中,逐步流传开,逐步风靡全球的。
穆斯林和麦加总督的争斗让咖啡在穆斯林地区广泛传播。
奥斯曼土耳其围攻维也纳时,著名的战役,标志着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把咖啡带到了欧洲。
路易十四怠慢苏丹特使,使得苏丹特使无法复命只好在法国常驻,把喝咖啡的习惯带去了法国,他住的奢华宫殿的异国风情,让法国上流社会的男男女女非常向往,要去做客就得陪着喝咖啡,慢慢的喝咖啡也成了法国上流社会的标配,你看法国现在满大街的咖啡馆就是最好的证明!
咖啡在英国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书中有一句话这么说,“沉默寡言的英国人惯于通过冗长的文学进行孤独的独白。咖啡摧毁了这种孤独,也减少了孤立无援的学者们思想中的偏执。”如果莎士比亚时代就有了咖啡,那可能莎士比亚名著中,就不会有那么多大段大段的独白,会变成大段大段的对白吧!哈哈!
1700年左右,英国所有代表人物都是咖啡馆的常客和咖啡的爱好者,包括德莱顿、康格里夫、爱迪生、斯威夫特、斯蒂尔、蒲柏、约翰·菲利浦、佩皮斯,这些人都是咖啡馆的常驻客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