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朋友很高兴今晚和大家共同研究探讨有关于孩子的知识。
在我们的一生中教育孩子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精力,其实很好的了解孩子,找到更好的方法,我们可以省时省力省很多心来引导孩子。
在孩子的一生中0至7岁是在书写人生,七岁以后是演绎人生,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五个过程,在平时我们可能发现了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都是有原因的,例如孩子咬手指甲:(互动)这和我们今天所说到的佛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分期中口欲期有很大关系:
一,口唇期0至1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口腔是获得快感的中心,他们喜欢吃自己的手指,不仅如此凡是能够放到嘴里咬一咬或舔一舔的东西都喜欢用嘴巴去感知,儿童的需要满足不当,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
满足过多:如喂食吸允过多,可能会出现孩子依赖人或纠缠人的现象。
满足过少:如儿童饿的时候不能及时喂奶或过早的断奶,孩子就容易出现紧张不信任的现象,长大以后可能会出现咬铅笔头,吃手指头,贪吃,烟瘾对财务贪婪等一系列现象。故事《上海滩黑帮老大的动作》
二肛欲期1到3岁
这个时期的儿童从排便和控制排便中得到快感,父母要从一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有意愿的排便习惯,在培养排便时时间上不宜过早或过严。
培养时间过早,过严格:容易出现洁癖,固执,小气过于注意条理和小节等
不做培养要求:孩子容易出现肛门排泄型的人格特点:如邋遢,浪费,无条理,放肆等
三,性器期3到5岁
这个时期的儿童表现为抚摩生殖器或显露生殖器以及性欲幻想。这个时期开始出现性别之分,男孩会出现恋母情节,女孩会出现恋父情节,这一时期儿童会认同,同性的一方,并模仿其行为,孩子还会出现道德概念以及价值观的发展。《教孩子道德概念和价值观概念,尤其是孩子合理配得感》
性器期顺利度过:长大后会有正常的男女行为和男女情感。
性器期发育停滞:可能会出现攻击性偏离等许多问题。
如何引导孩子这一块,我们先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着手。今天呢我们讲到了孩子的某些行为,并不是完全因为孩子想这样做,我们要先从理解孩子入手,接下来我们讲一个如何有效引导孩子的技法叫做五步沟通法。
在这里呢我首先要讲一个沟通漏斗效应:这个呢,就是我们心里想说的是100%,而说出的只是80%,别人听到的就变成了60%,别人理解的就变成了40%,别人的行动就可能变成了20%。
而有效的沟通之后别人的行动,就可能出现我们意外的想要的结果,可能行动了60%或者80%。
下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于沟通的小故事:《触龙见赵太后》
赵太后刚刚执政,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赵太后不答应,大臣们极力的劝说,赵太后明白的告诉身边的大臣说:谁在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就杀头。
大臣们都跑去求左师触龙,希望他去见赵太后。触龙左思右想后答应了。
赵太后知道触龙要去找她,气势汹汹地等待着他。只见触龙缓慢的小步的,跑到了太后面前。
向太后道歉说:我脚有毛病,连快跑都不能,很久没来看您了,私下里原谅了自己,又担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服,所以想来看望您。
1太后说:我全靠坐车才能走动,咱们都年龄大了。
触龙问: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2太后说:吃点稀粥罢了
触龙说:我现在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就慢慢的稍微增加点食欲,身上也比较舒适了。
这时候太后的怒色稍微缓解了一些。《共情》
触龙继续说:我的小儿子年龄最小,不成材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他能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也还此冒着死罪来觐见太后。
太后说:他年龄多大了?
触龙说:15岁了,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有入土,给他做好安排。
3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
触龙回答:比女人还厉害!
4太后笑着说女人更疼爱孩子厉害。
触龙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公主,超过疼爱长安君,您送公主出嫁的时候,拉着她跟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她出嫁以后您并不是不想念她,可祭祀时您一定祝福她,千万不要回来,难道这不是为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的孩子能够继承爵位,她能在异国有一个好的未来。而您现在把长安君的位置提的很高,又分给他肥沃的土地,给他很多宝贝,而不趁现在这个时机,让他为国立功,一但您失去了权势,长安君凭什么拥有民心,而又凭什么,在赵国站的住脚呢?所以我觉得您为公主打算的长,而为长安君打算的太短,因此我认为您疼爱长安君不如公主多。
5说到这儿太后说:好吧长安君就任凭您指派他吧!
在这个故事中出龙首先找到了,原因分析了问题的原因:太后疼爱小儿子。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用到了首先缓和气氛拉近距离,然后用现身说法动之以理,
在这个过程中触龙用设身处地的方法,在理解太后的基础上,让太后潜在的说了五个是。这五步沟通法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用到夫妻关系和人际关系中,可能和我们平时用的方法不太一样,显得有一些费事,但是效果却非常好,大家可以回去试一试。
所以后来他来觐见太后的问题就达成了。
教育孩子无小事,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没有简单方法和捷径,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我们今天的课程就先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陪伴和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