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图表,他能把我们头脑中的想法通过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使我们的想法更加直观化,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或者想表达的观点更具体化。昨天我们已经说过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在阅读实践中,通过阅读分析,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或者填充思维导图来检测学生对已经读过的文章的掌握程度。
其实,把思维导图运用在阅读中的实践上,我也是在努力尝试着一步步的引导学生。例如,在讲思维导图的认识和运用上,我通过举例子的形式先向学生讲解了什么是思维导图,然后告诉他们思维导图的好处,接下来具体告诉他们怎样一步步地绘制思维导图。通过完成上面一系列的引导,我想学生已经会了,于是,我就开始让他们自己读完一篇文章后自己绘制思维导图了,我发现直接给学生一篇文章,让他们阅读后直接写思维导图,他们是不会的,对他们来说还是有点难,好多问题他们读完之后心里是有自己的理解的,但是就是不能独立自主的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表达出来。
于是,我就考虑一篇文章绘制思维导图时先把二级标题给他们,然后让他们填充三级标题。通过这样的尝试,我发现学生学的效果相对要好的多并且他们学起来更有积极性了,同时,同学们对思维导图的使用也更有自信心。随着学生对于思维导图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我通过举例子的形式,让学生们练习怎样找思维导图的分支。好多学生找的又准又快,比我想象的要好的多,尤其是对于带有小标题的阅读,或者总分形式的阅读,学生找的比其他类型的文章要快、准的多。然而,学生对记叙文体裁的文章,在描述文章的内容时,显得语言有点儿啰嗦。其实,在概括文章内容上,我之前也给他们讲过“两抓一带”法,可能是由于时间长忘了,还有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住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所以学生概括的很详细。今后在概括内容上还得让学生多练习。
通过阅读实践练习,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在教学方面,有时候在我们老师看来非常容易或者很简单且接受的问题在学生看来却是那么的难,通过我的实践经验,我发现的确如此。所以,在给我们学生介绍一种新事物时,一定要慢慢引导,告诉他们这个新事物是什么样子或者形式的,然后告诉他们怎么做,接下来再一点一点得放手让他们去做,而不能拿来就用,毕竟他们是孩子,理解能力有限,见到的新事物也有限,不能太高估他们的能力,当然,也不能太低估他们的能力,我们老师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学会微笑,学会等待,学会解疑问。同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从没接受过这个新事物的学生,然后再思考怎样教学生才能能容易接受,最后再设置相关的练习加以巩固所学知识,我想这应该成为一个我们讲授新事物的一个程序或者叫风格吧。
通过让学生阅读分析,然后完成相关的思维导图,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能够更好地督促学生读书的时候要认真、要用心、要走心。
回顾上一周的阅读计划,学生已经完成了用一本书的古诗背诵以及一本书的习作阅读,真心为学生们高兴,为他们的努力而点赞。我越来越发现学生的能力是非常大的,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想法设法的来激发他们,那么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多思考,提前做好阅读计划,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和作业安排,那么学生是可以很好的完成一切学习任务的,并且完成的质量也可以是又好又快的。这真是应了那一句话:“没有差老师,只有懒老师;没有差学生,只有懒学生”的道理啊!
从今天思维导图的讲解到运用以及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完成上来看,我决定在接下来的一周的早读和晚读的安排上:早读:用一周的时间把让学生把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所有的古诗背诵完。由于之前的语文空中课堂只是让学生们听一听网课,提前预习下课文,并背一背六下需要背诵的内容而我却没有听过他们读过每一课的课文,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做好预习工作,也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运用思维导图。所以接下来晚读的内容是安排他们在一周内把六下的语文课文包括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在一周内也全部保质保量的读完。同时,我会并利用第二天的网上辅导时间来安排学生整理前一天晚上读过的每一课的思维导图。毕竟学是为了用,那么学完思维导图也一定要让学生多运用并通过思维导图来检测学生对于文章的掌握程度。
“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我一定要学习于永正老师的教学经验,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不单多读还得多背在初知大意的基础上多背经典诗文,还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多读书并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让他们多积累并且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读过书的认知程度,争取一周一本阅读书和一本古诗词。
作为高年级毕业班的一名语文老师,开学后,我要加大孩子们对阅读方面的练习,并要把学结构用结构用到写作中去,让学生通过分析阅读来进行阅读训练,提高学生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并达到提高学生们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