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林徽因是民国时期先进女性的代表,那么张幼仪就是封建迷信的牺牲品,林徽因有选择爱情的权利,而张幼仪只有逆来顺受的命运。
如果说,徐志摩是新时代追求自由恋爱,勇夺第一个离婚的男人,那么张幼仪就是自由恋爱名义下的第一个接受现实的女人,这么看来她也是追上了新时代的赶脚。
与其说她是被徐志摩抛弃,不如说,她是被林徽因和陆小曼等新时代女性的代表激活的一个女人。
过去多是了解林徽因的独立与坚强,了解陆小曼的知性与优雅,而对于张幼仪,只是书中草草带过的徐志摩的发妻。当你真的走进张幼仪的世界,她带给你的刺激与鲜活感会让你震撼。那么一个女人,经历了固守封建的家庭、不幸的婚姻、窘困的生活后,并没有被击垮,反而是靠着自己一双没有裹过的 沉稳的“大脚”走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完成了最完美的蜕变。用经历告诉天下女性,纵然被抛弃,也可以活的扬眉吐气;用行动证明即使没有爱情,一个女人也可以活得如此精彩。
说实话看张幼仪传,或多或少有些像励志故事,那些告诉我们风雨过后终会有彩虹的故事(苦笑)。受到鼓励却无法感同身受,只是为她的经历所动容,被她的自强不息所感动。
即便如此,还是被书桌的一个段落所感触,不关乎情感,只是感慨中国的文化与思想,换一种角度看或许也能受益匪浅。那是当张幼仪意识到徐志摩是真的离开了自己的时候,最初的感受不是解脱二十充满了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书中说“她在家里会感到害怕,窗外路人的身影,也会吓得她一个激灵。她想到了自杀,如果让生命终结,也许所有的烦恼就都不见了吧?”她这样想着......但是另一个声音告诉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错,中国的传统思想,也可以说是那个时期的封建迷信起到了正面的影响,让她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并且在往后余生不只是活,更是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其实,中国传统思想也有很多是值得宣扬和借鉴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好了啊!
越是读多了民国时期的故事,越读不懂自己。明明自己是一个依赖于爱情的女人,偏偏总是被那些独立女性的故事深深吸引与感动,但是想要成为与羡慕还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因为我并没有做好要独当一面的准备。每次我失业在家,就会时不时地有朋友告诫自己,女人啊,要活出自我,要够独立,要有自己的经济来源才能与男人站在同样平等的地位上,才能在男人面前足够硬气。每每那个时候,我只能是点点头以表赞同,可内心充满了疑惑。难道自己不适合这个时代吗,不适合这个人人争强好胜想要赢得点什么的时代了?是我骨子里还有着残余封建吗,为什么我不认为女人不上班有什么不妥,但是我有觉得独当一面的女人很优秀,矛盾本身并不矛盾,我只是选择了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而已。
独立又是那么迷人,想要又没有为之奋斗的心,大概也就剩下羡慕和欣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