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与自己的成长

昨天晚上,果果因为看《三体》书迟迟不去睡觉,对于按时睡觉起床这事以往各种催、喊、示范都试过,没用。

“果果,你觉得妈妈做些什么你可以去睡觉呢?”

“妈妈,你可以坐这陪我一会,让我看看时间,问问我的状况,这样就可以了。”

“好的,就按你说的。”

“不过今天不用了,我现在就去睡,你要相信我。”

“好!”

他立马站起来去洗漱了。

奔跑在蓝天白云下

00后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这次留给我的思考是关于“陪伴、询问、等待、相信”:

需要陪伴,是因为这时候的他还做不到完全独立的自律;需要询问,是因为不管你怎么想,他有自己非常明确的主张,但需要照镜子;需要等待,是因为他需要时间,安静的等待本身就是一件事;需要相信,是因为相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你是否相信他人家怎么可能不知道?

想起前几天,感谢Cissy的邀请参加其国际学校举办的“父母如何应对孩子青春期”的交流,Jeffrey把青春期分为三个阶段:

Jeffrey把青春期分为三个阶段

我的感觉是,青春期孩子已经从小时候关心“猫为什么长尾巴?星星为什么眨眼睛?钟表一直走不会头晕吗?”那些高大上的你不知道怎么回答的终极话题,转到探索“自我身份、意义、价值观、事业、人生选择”等现实重大课题,直到他18岁收获自己的成人礼,勇敢踏出新的旅程,这都是人生里程碑的阶段,这里面,孩子其实是有非常多的脆弱、敏感、不自信、困惑和迷茫在里头的。如何陪伴他们?Jeffrey分享了几个他自己的故事:

“前2天,我们家女儿第一次对我翻了白眼,因为她参加的一个团体中有一个女孩孤立她,她不知道如何应对,很烦恼,我教了她一些话术,女儿说‘不是这些,关键是那个女孩的反应让我不知道如何招架’,所以他就和女儿一起就‘如何招架’这事预设了5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解决了孩子的困惑。”

“还有一个面临高考的男孩子,父亲基于物质和现实考虑希望他学计算机,但是这个男孩喜欢的是语言艺术类,他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是父亲希望他现实点,‘谁对?’,他的回答是‘都对,父亲是对的,因为他很爱你,希望你衣食无忧,你也是对的,因为你早上醒来一想到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生活就很美好’,只是你需要考虑的是‘你不仅喜欢这件事而且还能够物质富足’,之后和他一起分享了那些‘做自己喜欢的事又能维持生计’的例子,以及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男孩逐渐有了信心,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是的,我们见证了孩子成长中的很多第一次,可是父母心愿无非是孩子健康长大,并能对自己负责不是吗?

我想他在这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青春期孩子的发展路径”参考,如果从青春期扩展开的话,可以借鉴中国古人的方法,把教育孩子分为四个阶段,当然所有的路径都只是参考,不一定要路径依赖,而且也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中国古人把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有意思的是,如果成长过程中有的课题没有很好的建构,早晚还是要回来补课,我们要感恩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倾其所有的给予,同时有能力的时候自己负责把自己相应的课题补充完整,并给予孩子很好的陪伴。

在组织层面也是如此,比如“我是谁?我一生的工作是什么?我如何创造了我的现实?即使环境如此我还能做些什么活出我的价值观?”等等,是很多领导力修炼绕不过去的核心议题,在组织业务表面的冰山之下,涉及较多的还是组织成员间关于边界、独立、责任、角色等议题,有的需要完结,有的需要发展。

等到我们能够“完整”“真实”的呈现我们自己的时候,一个组织的活力也就被激发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啰嗦 上一节我们已经创建了一个基于Android的OpenGL App,但没有涉及到EGL,原因是GLSurfac...
    云华兄阅读 26,196评论 21 66
  • Simon_s阅读 110评论 0 0
  • 她说,离别是为了我们更好的重逢。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你却是杳无音信,是在准备我的的重逢吗? 回忆是苦的,苦的...
    悲观阅读 322评论 0 1
  • 文/独栗 我的好朋友三吉小姐前段日子恋爱了,这是三吉小姐的初次恋爱。 三吉在QQ上云淡风轻的告诉我她恋爱了,我在屏...
    独栗阅读 573评论 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