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本周的结论又是非常违反直觉的——人类没有刚需,连植物和动物都没有刚需。
很明显,我们常听说互联网大佬们讨论的“用户刚需”,其实不是经济学里的刚需,经济学认为“刚需”是不存在的。
假设“刚需”存在,必须用垂直的需求曲线来描述——无论价格怎么变化,我对这件东西的需求都并不会变化,但实际上呢?当这件东西的价格足够高的时候,人类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这时候,放弃生命也是一种替代方案。
而且,刚需不仅不会减少,也不会增加。就是说,无论这件东西的价格如何改变,我都不会考虑多要一些,只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似乎也没有这种东西,连空气、水和阳光,都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我的需求量发生变化。
我们日常所说的“刚需”,类似于英文里的“比较级”,而经济学的“刚需”类似于“最高级”。从这个角度思考,“最高级”就是不符合人性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或者“没有最差只有更差”才符合人性,我们总是能找到替代的方案,所以才说,需求第二定律折射出的是人性,也是韧性,也可以说是弹性,所以,“弹性”这个词选得真好。
需求定律又是学起来很好理解,但用起来不容易用对,甚至很多时候自己不知道“这里可以用它”的知识。
我现在对乔装成“知识”的“信息”十分警惕!它们容易接受,却很难被解读,更难被践行。
我反复提醒自己:不要以为自己掌握了 ,它有更深的内容是我根本没意识到的,换句话说: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饶有趣味
虽然很认真地学习和思考了几天,我还是没有真正理解需求定律,看着老师列举的这些案例,总觉得像是信手拈来,非常羡慕这种能力。我一定多写作多思考多多参与讨论,也要达到融会贯通,就像我常常不由自主地用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软件设计中的很多概念、原理、方法去看待周围的世界那样,可以得到非常清晰和准确的理解,到了我能够用经济学的概念和思维去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才能算是经济学入门了。现在只能说知道了非常少的几个简单概念,远远不到能够串起来的阶段,所以,继续努力!学习、写作、反思,不断地把思维推向极限。经济学是这样有趣的学问,一旦入门,何等精彩,我简直等不及要去看看一年后的自己。
预习
人工智能会让计划经济变得可行吗?
既然我们前面(特别是“在边际的概念”一讲)解释过,通过追求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人们就能够取得收益的最大化,那么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我们对未来的需求和供给,预测会不会越来越准确,新的计划经济时代,会不会到来?
对“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句话,我总觉得模模糊糊,不能透彻理解,不知道专栏会不会对这部分内容的进一步讲解。(我应该自己查阅些资料,以便进一步理解,不要被动等待,除了每天的专栏学习,平常有疑惑就要主动去查资料。
我的思考:
- 如果接受题目的假设,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这个等式可以用数学的方法精确计算!通过大量计算就能得到某个精确的点,在这个点上,边际成本和收益取得平衡,再多生产一件,就是亏损,少生产一件,还没有把钱赚够。
- 直觉上,觉得“通过计算预知未来”这个事儿不太靠谱,比如,用一台超级计算机来计算明年今天我的早餐组合,计算的量级太大吧,就算真地有可能在理论上计算出来,那花费的成本可是极其巨大的。
- “通过计算来预测需求和供给”这件事本身就脱离不了“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吧?不可能有个算法加算力无穷之强大的计算机,能够不计成本地去计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