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像往常一样定个目标吧



过年了,又过年了,这么多年以来这是我第一次在外面过年,而且是在寺院过年。

而且今年全国各地有好多人陪我在外面过年,很特殊的一年啊。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过年就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应该定个新年目标之类的。或者应该抒发一下过年的感情,这样才有仪式感。

今天,这两件事全都做了。

感情,现在正在抒发。

目标,现在也正在定。虽然我定了20多年的目标,类似于

“今年必须进前十名”

“今年必须要考上好大学”

“今年必须要找到好工作”

但是...... 几乎所有目标都没实现,但脸皮还是要厚一些,以前没实现不代表以后不能。

那么,接下来,重点来了:我,又,要,开,始,定,目,标,了!!!



来到寺院之后状态比较好,除了每天的日常修行,每天也在坚持写文章,今天是坚持写文章的第85天了,已经破了我坚持写作天数的记录了。

这是我来寺院之后做的比较成功的一件事,之所以做的比以往优秀,是因为寺院的环境足够清净,不会被各种娱乐项目分散注意力,所以我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上进上了。

在家就很难坚持,因为在家可以睡到自然醒、有WIFI可以不断看电影电视剧、可以打游戏、熬夜也没人管、午睡可以睡两三个小时、可以不干活。

我很享受现在的上进状态,很难得,这种充实感要比每天睡到自然醒,每天玩手机电脑快乐得多。

我太希望离开寺院后也能保持这种积极上进的状态了,所以给自己定了以下目标,如果每天都能做到的话,绝对会越来越好:



第一,不玩游戏。

我断断续续的打游戏快20年了吧,一旦玩儿上游戏,就太上瘾了,是那种别人无法理解的很可怕的上瘾样子。

一旦玩上游戏,就啥也干不了,不好好工作了,目标也坚持不下去了,结果就是进入一种比较堕落的状态。

所以对于我来说,游戏是必须要戒掉的恶习,绝不能有丝毫贪恋之心。

哪怕跟朋友聚会,大家觉得无聊想要一起去网吧,哪怕大家劝我 “走吧,咱们5V5多爽啊。”

那我也不去,我宁愿扫大家的兴、宁愿自己回家对着墙发呆,也绝不跟他们一起去。




第二,运动健身。

这一条快被全国几亿人说烂了,绝大部分人,只要一开启上进模式,绝对要说坚持运动。

网上的各种励志视频,励志文章都离不开运动。配上音乐,各种帅哥美女跑步健身挥汗如雨很能激发人的斗志。

但真正能常年坚持运动的没几个,我也不例外。

我经常励志运动,大学有段时间每天去健身房,每天跑3000米,坚持了半年吧?

有一次我们去山里实习,外面下着小雨,同学们都等着吃鸡腿呢,我居然还出来顶着小雨跑步。

当时的变化真是很大,舍友摸我的腿很吃惊的说了一句:“卧槽,你腿现在这么硬啊,都是肌肉啊。”

那段时间应该是我坚持运动最久的阶段,也是我特别有激情的一个阶段。

这次我也要开始坚持运动了。

现在是在寺院,每天的运动就是行香打坐之类的。

过段时间离开寺院之后,我是打算每天跑步健身游泳啥的,话说到这儿了,希望自己能做到,这次是希望自己能一直坚持。



第三,看书。

这点同样,也是被几亿人说烂了,几乎一提到上进,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就是 “看书”

我阅读量不大,这么多年也就看十本左右吧。

去年疫情期间我买了好多书,每天在家看。但后来开始玩游戏看小说,也就丝毫没心情看书了。

今天开始,要重新培养这个好习惯。

对于看书,我不给自己定大目标,不追求每年看几十几百本书,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每天看书。

哪怕很忙很累的情况,看看微信文章也可以,或者只看几分钟也可以,只看一两页也行。

我需要的是这种上进状态的熏陶,我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通过接触各种牛人的思想,大脑获得解放,格局宽一些,不再因为各种鸡毛蒜皮而烦恼。



第四,写作。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普通人,普通到不能再普通。

如果我能享受这种普通的状态倒也还好,那绝对是一种幸福,但咱做不到啊,咱的状态是:一面很普通,一面又很想上进。

这两种状态穿插起来就是,既做不到享受普通人的快乐,又做不到发狠坚持上进,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就是这种纠结的状态。

那怎么变得不普通呢?我的标准很低,并不是上市公司老总或月入百万的大款。

我的标准只是:有个能坚持长久的健康爱好,或者有特长,就是特的比别人长很多的那种特长。

如果有健康的爱好,哪怕压力大,没钱,但空闲时一旦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开心,这样的话,人生至少会有更大的乐趣。

如果有特长,那么即使自己没钱没地位,也能有充实感和安全感。

你看看古代那些文人墨客,哪怕穷的吃不起饭,凭一支笔和一摞纸照样能走遍天下潇洒余生。

所以我想培养写作这个特长。

这个我就不定目标了,因为我觉得,如果写不出东西却强行逼自己的话,容易对写作产生恐惧心里,适得其反。

只是每天在尽力坚持,希望自己能坚持的越久越好。尽力就好,结果随缘!



第五,旅游。

旅游很有用,真的,至少可以让自己活的踏实一些。为啥这么说呢?

我离职之前,想法有点不切实际,工作一旦有压力我就想:哎,好想去三亚住个一年半载,然后去桂林住个半年,然后去云南住个半年,感受各地的风土文化,真好。

结果离职了,我真就去了,不仅仅去了三亚,还去了很多我想去的城市:桂林,阳朔,五指山,万宁,西藏,湛江等等。

结果呢?

这些城市,如果让我去旅游倒还好,如果让我长期住在那里,我觉得还不如北京和老家住的习惯。

顺便说一句,原计划我要去更多城市旅游小半年,为啥我半个月就回来了?因为我馋家乡的美食了,在外面就没怎么吃饱过,不好吃。

当然,旅游也有太多好的地方,可以开阔视野放松心情。

下次去旅游,要多了解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当地人的思想,看看不同地区大家都是怎么生活的。

多了解一些很有好处的,可以让自己心里平衡。

至少工作压力大或觉得生活无聊时,自己会想:我去过那么多地方,很多人的生活状态还不如我呢,现在其实挺好的,珍惜吧!

以后工作了,我也希望自己每年都能出去旅游几次,有钱有闲的话,甚至想游遍全世界呢。

毕竟现在旅游成本这么低这么方便,想去哪个城市眼睛一闭一睁的事儿,如果不珍惜的话,真是对不起那些研发高铁飞机的人,也对不起这21世纪的科技水平。



第六,多多接触人。

我现在发现,除了那些到达一定精神境界的极少极少数人,绝大部分人是群居动物,人们发自内心的快乐都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

想想看,你最快乐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绝不是考了第一名没人跟你庆祝的时候,绝不是赚到大钱没人一起分享喜悦的时候,也绝不是独自一人守着豪车别墅过年的时候。

很多人发自内心的快乐基本都跟人有关。

无论是当年和朋友一起跳墙被抓;

或者是一起去网吧,被老师家长批评;

或者是,无聊时一起跳皮筋;

或者是,初中高中时暗恋的异性;

或者是,去爷爷奶奶家过年,七大姑八大姨在一起闲扯;

或者是,毕业后同学们在一起不醉不归。

这些快乐,都是跟人接触而产生的,都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也都是难忘的回忆,很难被取代。

现在呢?一切条件都好了,却不怎么快乐,还经常觉得无聊。

拿起手机有时都不知道该给谁打电话,大街上很难再见到二三十岁的一群成年人嬉戏玩闹,就算看似很热闹,也很难进入彼此的心里,因为大家都不再单纯。

我也是宅了好多年,社交能力退化好多,都不会跟人聊天了。

人在觉得孤独时,心情就容易低落,创造力,动力等等一切都会大幅度下降,经常容易觉得无聊。

以后这点我要注意,要改变,多去跟人互动,多接触一些人,多参加一些活动,尽量做到不被手机电脑绑架,重新回归最原始最珍贵的快乐。



大概就这些吧,这是我的新年目标,在这安静的早晨写下的。

如果能把这些目标穿插在生活当中,并且养成习惯的话,我觉得自己的幸福感会成倍增加。

希望这次自己能坚持的时间长一些,新的一年,加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