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飞燕

穿越云层,燕子看到了祖国的首都:柏林。

这个曾经的欧洲明珠,在盟军的狂轰滥炸下,此刻遍地都是爆炸留下的坑洞残垣断壁。

这场战争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许是曾经的一腔热血,又或许仅仅只是为了能在未来能安稳地度过余生?恐怕答案早已模糊,此刻的祖国早已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处,遍地焦土。

曾经战争初期祖国那短暂的复兴给了他希望,怀着这样的心情,他参军入伍了。然而祖国的复兴如同清晨的露水,在阳光升起后迅速蒸发,只留下了一块难看的水痕。

燕子看向右后方,那里是另一只燕子,他们组成一个双机编队。

他们的座驾:Me-262A-1,这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喷气式战斗机,两台Junkers Jumo 004B-1涡喷发动机,能带来5000匹以上的澎湃动力,让它平飞最高速度达到了惊人的870km/h。

但燕子心里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徒劳,无论是多么先进的战斗机,都无法改变这场战争的结局。

燕子看到了此行的目标:七公里外的B-17轰炸机编队,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轮轰炸了,而他们要做是便是拦截这次轰炸——仅凭他们俩。

燕子门开始爬升,以极快的速度接近轰炸机编队,在较高的位置开始俯冲,在防空火力范围外对着敌人发射大量的R4M火箭弹。每只燕子都可以携带48枚火箭弹,而以坚固而闻名的B-17“空中堡垒”,却仅仅需要一,两枚火箭弹就可以击毁。

这种攻击方式一直沿用到空对空导弹的普及才开始淡出战争的舞台。但这个战术来的太迟了,纵使比标准的攻击方法更具效果,但也无力改变战况。

发射完火箭弹,他们再以极高的速度突破轰炸机的防空火力,短暂射击后迅速脱离,这让防空炮塔根本反应不过来。

此时,在更高的空中,轰炸机的护航编队:数架P-51开始俯冲以获得额外的速度,追平了与燕子们的速度差距。

因为转向的缘故,燕子很快就被P-51追上。在机动性上,Me-262还是比不上传统的活塞战斗机。

燕子桶滚避开敌人的弹道,打开加力,迅速脱离了战斗,然后转向在次冲向敌人的机群。

此刻的敌人已经失去了高度优势,燕子们如恶狼冲入羊群,在绝对的速度优势下,P-51很难击中高速接近和脱离的燕子。30mm机炮撕碎了他们的编队,马上就有3架B-17坠落了。

P-51重新整理了编队,一个编队在其他编队的掩护下开始爬升,重新掌握高度优势。但燕子们此刻已经快消耗完弹药了,不得不准备撤离。

但这时,重新掌握高度优势的P-51全部开始俯冲,燕子们不得不做机动避开攻击,但在相同速度下,燕子的机动性不如P-51。在密集的火力下,另一只燕子发动机被击中起火,大火很快吞噬掉了它的机身,如白昼中划过的一道流星。

无线电对面寂静无声。

他的油量已经低于折返线了,已经没有机会回到机场降落了。

猛拉操纵杆,打开襟翼,燕子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对上追来的敌人,8个G的过载压在他身上,但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畅。对准目标,向前泼洒出大量的弹药。

30mm燃烧弹撕碎了前方的敌人,同时他面前80mm防弹风挡,也被.50机枪的M2穿甲弹击碎,破碎的弹片四处飞舞,高速的气流灌入驾驶。

这时,侧面来的敌人击穿了他的油箱,燃油从弹孔中喷射出来,一部分流入了驾驶室。顷刻间,驾驶室弥漫着柴油和血液的的味道。

他嘶吼着操作着飞机,做出各种极限机动,他与机身共同颤抖着,又击落了几架敌机,此刻的他身中数枪,各种过载机动让他段时间内失血过多,意识开始模糊了。

眼前渐渐被黑色占据,手还在靠着本能操纵着千疮百孔的燕子,一边发动机拖出一道浓郁的黑烟,另一边因为缺油也早已停机,摇晃着向下滑去。

剩下的B-17和P-51重整编队,继续向轰炸的目标飞去。

他从黑暗中睁开眼,发现此刻正站在家乡的牧场里,夕阳西下,微风习习,家人们站着不远处的家门口,微笑着朝他招手。。。。。

燕子最终失去了平衡,翻滚着坠落地面,没有爆炸,残破的机身在地面拖出一条黑印,碎片四处飞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