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很多家长,都很民主,都很愿意听取孩子的意见,给孩子一个表达意愿的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家里也是一位小主人公,有发言权,有决定权,家庭气氛平等而又和谐,让孩子在一个无拘束无限制的环境里自由发展,这本无可厚非,但任何事情都要讲求一个适度,过犹不及。
孩子毕竟还小,认知度有限,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在任何事情上都要听取孩子的意见,只能让一件本来可以很好发展的事情,徒生事端,不光得不到一个好结果,还丧失了许多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在办班的过程中,每次都会遇到这样的家长,说什么“孩子要去那里,我也没法阻拦”,“孩子不愿意来,我也不好勉强”,“听孩子的吧,强扭的瓜不甜”等等。
“听妈妈的话”变成了完全的“听孩子的话”。
孩子的话难道就是这么正确么?非也!
我仅仅从报辅导班这件事上,分析一下有些孩子的心理,推而广之,证明一下:孩子的话,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成为任何一件事最终决断的依据。
1 能主动认识自己的错误或者正确分析自己的成绩的孩子,或者主动参与学习的孩子,毕竟是在少数,大多数的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偷奸耍滑”的想法。
放了假或者周末,正是孩子自己休息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时候,一段这么自由的时光,谁也不想再次被“限制”起来,你让他们去学习,他们会想到各种办法来推诿,甚至跟你干脆“耍横”,不会完全按照大人的意愿去行动,如果这个时候,还要听孩子的话,那只能是是与家长们的计划背道而驰。
2 孩子去上辅导班,即便是自愿或者按照家长们的想法去了,你也要想想孩子为什么去?去辅导班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预习复习、巩固提高、释疑解惑的,而有些孩子在心里却有自己的“小九九”:有的是为了摆脱家长的束缚,有的是找同学朋友玩,有的是迫于压力,有的是“面子工程”,竟然还有的来辅导班也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来,别人来了,自己就跟着来了,从众心理在作怪。
3 受了别人的“蛊惑”。一些学生(特别是高年级)来辅导班上课,自己来是为了学习,而让别人也来,是为了完成辅导班交给的“诱惑”任务,这个不说自明,不做絮叨;还有些学生(特别是低年级)来辅导班,他也不是来学习的,只是让别的孩子跟来与自己作伴;还有一部分孩子来上课,就是为了完成任课老师的“任务”,有些老师让孩子去辅导班上课,特别是指定的辅导班,这里边的猫腻也是一目了然,同学们在这种“蛊惑”下,群体行动也是必然。
4 好奇心理与利益驱使。现在的辅导班,为了吸引孩子来上课,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物质的精神的各种新奇玩意与各种做法,很完美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让他们有点欲罢不能。有很多的辅导班,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甚至完全违背了“孩子是来上课学习”的这个最基本的原则,而孩子们虽然辨别力不强,但是好奇心却是很旺盛,为了自己的“小九九”,家长们根本拦都拦不住,还以为自己的孩子突然变得这么追求上进了,当然是极力赞成了。
以上几种实例,比比皆是,如果作为家长的你们不去辨别与分析,就很容易被自己的孩子所误导,这时候,如果你还是听取孩子的意见,最终的结果还是那句话“耽误了时间,浪费了金钱,还让孩子失去了一个上进的机会”,家长们不可不察,不可不慎重。
不管是为了追求家庭的和谐民主,还是要让孩子的天性自由发挥,这一切美好意愿,都是建立在真实有效的基础上,我们唯一要得到的结果是“孩子学有所得”,没有任何的其它。
内容用心原创,如您喜欢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