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原典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

译文

    少说话才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就像狂风不会持续一早上,暴雨不会持续一整天一样。谁造成它这样的呢?是天地。天地尚且不能长盛不衰,何况人呢?积极修道的人,才能与大道合为一体;勤于修身养德的人,就能与德行合为一体;失道、失德的人,就要承担失道、失德的后果。与大道融为一体的人,大道会帮助他成功;与德行融为一体的人,德行会帮助他成功;失道失德的人,大道也会听任他走向失败。诚信不足的人,就会有人不信任他。

经典解读

    本章和第十七章是相对应的。十七章揭示出严刑峻法的高压政策,徒然使百姓“畏之侮之”,因而希望执政者加以改变。前面几章已多次阐明“悠兮其贵言”、“多言数穷”等类似的话,而本章一开始便继续阐述“希言自然”的道理。

    这几个“言”字,字面意思是“说话”,内蕴的意思都是“政教法令”。老子提醒得道的圣人,要行“不言之教”。他以狂风暴雨不能整天刮个不停、下个没完为例,说明滥施苛政、虐害百姓更是不可能长久的。这个比喻十分贴切,有很强的说服力。

    老子告诫执政者,要遵循道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他认为,暴政是长久不了得。执政者清静无为,社会风气才会安宁平和;执政者恣肆横行,人民就会反抗他;执政者诚信不足,老百姓就不会信任他。纵观历史,哪一个施行暴戾苛政的执政者不是短命而亡呢?

    中国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仅仅存在了十几年,原因何在?就是由于秦朝施行暴政、苛政,人民群众无法按正常方式生活下去了,被迫揭竿而起。另一个短命而亡的王朝隋朝,何尝不是因施行暴政而激起人民的反抗,最后被唐王朝所取代的呢?

    执政者清静而为,不对百姓们发号施令,不强制人民缴粮纳税,这个社会就比较符合自然,就比较清明纯朴。执政者与老百姓相安无事,执政者的天下就可以长存。


本文内容来源于《道德经大全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2月31日,如往年一样,正常上班,正常学习。如往年一样,待大家都走了,于是职场的断舍离,大清扫,干净明亮的...
    泰米姐姐阅读 469评论 0 1
  • 2014年 九月十一 星期四 今天是见到你的第一天,九月的天气拥有让人烦躁的空气,却又有让人安静的魔力,刚入大一的...
    风妍浅浅阅读 407评论 0 3
  • 走出飞机的时候,有种感觉,这个地方很熟悉,我好像曾经来过。当然,我自己知道自己从来没有来过,这种感觉就像几千年前庄...
    玩易说股阅读 34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