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的真快,又到腊月初八。冬天记忆深刻的莫过腊八节,腊月初八这天早晨会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农村有一个谚语,腊七腊八冻死叫花,意为天气最冷的时候,如果不回家会冻死。每年进入腊月有许多禁忌,如:不能损坏任何物品,天黑之前尽快回家,不要哭闹等等。神神秘秘的腊月,使童年的内心非常激动和期盼。
腊八粥。
每年的腊月初八早上会喝几种谷类豆类小米大米大枣等熬制的粥,小时候最不喜欢喝这种粥,因为太粘稠,母亲知道我不爱喝,会盛一小碗放在我面前,最后还要在母亲的督促下吃完。随着岁月的催促,八宝粥代替了腊八粥,每年的腊月初八早晨,我会熬制八宝粥,孩子不喜欢喝,我会讲八宝粥的营养价值,对身体的好处,然后高高兴兴的带头把它喝完,督促孩子吃下碗里的余粥。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我们当地的一个习俗。每年的腊月初七这天,童年的我会和母亲一起拨蒜皮,遇到蒜皮紧致难以拨掉的,手指用力多,慢慢的手指会被蒜辣到,拨蒜皮的手指头有热辣辣的感觉,非常的不舒服,这些景象还记忆犹新。蒜办去皮洗净晾干水分,把蒜瓣底部发硬的部分去掉,排放在容器里,倒入米醋封闭好腌制。器皿最好是用玻璃的,因为透明能看到蒜的变化。腊八十几天后,正值春节,由于醋的浸泡,蒜整体呈碧绿,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节前后,蒜瓣湛青翠绿,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扑鼻而来,就着腊八蒜和醋吃饺子、拌凉菜,味道很好。
腊八蒜有个说法,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算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
腊八姐。
民间有一个传说是看“腊八姐”,小时候外婆告诉我说,腊八这天,女孩子早早起床后跟着大人去堤坝上看“腊八姐”,去的时候不让戴帽子,更不能遮住耳朵,谁的耳朵遮住了,腊八姐不让谁看,孩子们就站在堤坝上等啊等啊,“腊八姐”是什么样子的呢?非常好奇的等着“腊八姐”的到来,等冻的脸都木了,耳朵没有感觉了,大人会有种种理由告诉小孩子,腊八姐今天不来了,明年再来看。于是领着小孩回家,孩子们跟在大人后面,蹦蹦跳跳的走着,一边走一边问,腊八姐长的什么样啊?穿什么衣服?扎辫子吗?头上戴花吗?回家后马上被叫到烧火做饭的房屋里烤火,孩子双手还没有伸出来呢,大人已经准备好一个烧的红红的做衣服的缝针,(缝针后面穿着棉线,棉线刚刚用液体蜡浸透)一手抓住耳朵,一只手飞快的让红红的火针穿过耳垂中央,把棉线留在耳朵上,然后再穿另一只耳朵,这样不感觉疼痛,目的是在耳垂上扎孔,戴耳环。由于女孩子都爱漂亮,这时候告诉孩子腊八姐爱漂亮孩子,明年戴着漂亮的耳环再看就能看到了,孩子就会不哭,内心憧憬着“腊八姐”的样子,希望来年能看到“腊八姐”,其实,腊八姐是个故事人物。
今年的腊八节,我们同样喝腊八粥,用米醋腌制腊八蒜,只是看“腊八姐”的故事已经不再重现。哈哈,就到这里吧!来年再喝腊八粥,腌制腊八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