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位于青海省境内,确切说青海省就是因为青海湖而得名。2007年的时候,有幸因为工作原因去过一趟青海湖,也算得上是至今为止我去过的海拔最高的地方。今日坐在从上海返回合肥的复兴号列车上的,突然间想起来当时从合肥到西宁的过程,感慨万千。于是提起笔,记录下曾经走过最长的旅程。
2007年的7月份,合肥已经是夏天,因为温度还没有达到公司开空调的条件,办公室里虽然开了电风扇,即便是坐在座位上什么也不干,一会也会出一身白毛汗。
我正在专注的整理文档,领导突然间走到我的工位上,笑着跟我说:“你准备准备,出差去趟青海。”
我听到青海的时候下了一跳,有点不可思议的问道:“领导,你不是开玩笑吧?青海?!”
但是,我在领导的眼神中没有看到开玩笑的意思。1700多公里之外的城市,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加上级别低不能够坐飞机,我真心没有觉得这是一趟好差事。无奈,办公室里除了我都是女同事,也就只有我来承担这个任务了。不知道为啥,我在同事的眼里看到的都是羡慕。等领导出去后,她们就过来我这个,左一句又一句的说青海是个好地方,你这次去又是跟领导一起去,肯定吃的好玩的好。但她们不知道的是,从合肥到西宁坐火车要两天一夜,对身体和精力都是一个极大的消耗。
得到指令后,二话没说就跑到火车票的销售点(07年火车票的购买只能到车站和待售点买),本想着买个卧铺,至少晚上还能睡好。结果,因为临时安排,没能提前足够长的时间买票,时间合适的火车上只剩下硬座了。手里拿到票时候,说实话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两天的一夜的硬座啊!想当初我曾经坐一晚上的硬座从北京到大连,那种想睡睡不着,想吃吃不好的状态,让我刻骨铭心啊!回到宿舍收拾行李,虽然合肥已经是夏天,但7月份的青海省还处于春末夏初的时候,早晚温差很大,担心冷又把春装收拾出来带着。
第二天,长途跋涉的旅程就此开始。从合肥到蚌埠的火车还算顺畅,在蚌埠下车,拎着行李在火车站边上找个肯德基简单吃了个午饭,回到火车站耐心的等待开往西宁的火车。下午两点多,开往西宁的火车缓缓的启动,这时候我才感觉到真正的远行才刚刚开始。一个人坐在窗边,安静的看着窗外不断向后的风景,想象着旅程中要路过的地方,之前的懊悔慢慢转变成了期待。
一路上,车厢里的人在不断的变化。刚从蚌埠站开出来的时候,车厢里人很多,过道里都站满了人,大多数人说的都是安徽话。随着火车越来越接近河南境内,车辆里说安徽话的人越来越少,说河南的话的人越来越多。相比安徽的方言,我更喜欢河南方言,原因是安徽方言我听的不大懂,但河南话对于我这个河北人来说听起来就轻松多了。火车过了河南,车厢里的人就少了很多,留下来的大都长着北方人的面孔,带着小圆白帽子的回族老乡也越来越多,偶尔还有蒙着头纱的维族姐姐路过。等到火车过了西安,车厢里一半以上的座位都空了下来,列车员也就不怎么检票了,人们上车就找个空位子坐下,到了站就下车。火车站跟火车站之间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到了晚上的时候,基本上都可以躺在座位上睡觉了。当时就在感慨,怪不得电影里美国的火车上每个人都有座位,不是他们的铁路系统有多牛,关键是人少啊!
一路上,窗外的风景更是变化万千,真心感慨中国的地大物博。一开始看到的都是平原,偶尔有几个孤零零的山影子。过了郑州没多久,火车就驶入了秦岭之中,人生第一次感受到隧道连隧道,感受到在大山的怀抱里行走的感觉。山势陡峭,绿树成荫,阳光照在两座山峰中间的峡谷里,偶尔看到坐落在峡谷山坡上的小山村,一种从都市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油然而生。火车从秦岭的大山中穿出后,就进入了黄土高原。看到黄土高原的风景,才真正能够明白为啥它的名字叫黄土高原了,真的是所见之处皆黄土。等火车过了西安,进入甘肃境内的时候,风景又是另外一种样式,远远的天边看到的都是连绵的高山,就跟堵高大的墙一样矗立在哪里。
坐长途火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长时间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枯燥的等待着火车行驶到下一站,虽然身体上不累,但长久的枯燥会让人失去耐心。当火车里通报前方到站西宁时,内心深处终于送了一口气。两天一夜的火车行程也随之结束,出站后,西宁阳光照在我身上,干燥的风吹在我脸上时,一种绝地重生的感觉涌上心头。
在青海,我随着团队去了青海湖,看了塔尔寺,吃了烤全羊,还参观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冬训基地。等有时间的时候再写给你们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