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5

最近读《世说新语》很入迷,这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笔记小说,全书共有一千多则小故事,记载了魏晋名士们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虽然大多不成篇章,有的只有三言两语,但内容非常丰富,故事性强,涉及典籍颇多,鲁迅先生曾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东晋世族南下,偏安一隅,政治是典型的门阀政治,南下望族与南方士族矛盾激烈政局不稳,政权更迭频繁,士人们为了能在纷乱的时局中保全自己,便逐渐脱离了仕途,一心向隐,纷纷转向追求道家的自由意志,尚清谈崇玄黄,存高远之志睥睨世俗,喝酒纵歌,肆意酣畅。

《世说》中记载的这一时期名士故事很多,尤其喜欢个性率真,任性又可爱的王子猷,挑了几个关于他的有名的故事,一起读来,便可了解他潇洒自适的真性情。

王子猷,名徽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之子,王徽之很崇尚当时的名士习气,率性而为,性情潇洒,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出身东晋豪门的他,更加的放任旷达,特立独行。

《世说·任诞》46中说,王子猷爱竹成癖,近乎痴迷。有一段时间,子猷暂住在别人的空宅院里。刚入住,便命人种竹子。有人问:“暂住何烦尔?”只是暂住,何必这么麻烦呢?子猷吹着口哨吟啸了好久,才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君子呢?

后世的很多士人君子都爱竹种竹,大约都受他的感染。北宋的苏轼就很喜欢竹子,曾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是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相伴。

王子猷酷爱竹子的故事,在《世说·简傲》里还记载有一篇。

王子猷有一次经过吴中,知道一个士大夫家有个很好的竹园,想去看一下。竹园主人听说子猷会去,就命人洒扫布置一番,在正厅里坐着等他。不曾想子猷却坐着轿子径自到竹林里,赏竹吟啸了许久,便欲回去。主人等的很失望,就命家人关上大门,不让他出去,被拦住的王子猷并未生气,反而更加赏识主人,遂留步坐下,和主人尽情畅饮畅谈了一番方回,这一对主客也着实任性的可爱了!

王子猷还有更任性、更可爱的行为,便是他的雪夜访戴。

夜里大雪初歇,窗外莹白。居住在山阴的王子猷醒来后起身徘徊,吟咏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了远在剡县的老友戴安道,遂连夜乘了船去看他。

天快亮时,终于要到戴家了,子猷却突然返程回去。有人问他缘故,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是的,只要朋友安好,为什么非要见到他呢?葆有一颗天真的心,活出一点真性情,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有友如此,夫复何求!

每次读至此,便痴醉不已,为王子猷的率真,为他的重情义,而感叹不已。

晋人的才华与风度,“岩岩若孤松之独立,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着实让人景仰。

窃以为,读此类书,最宜晚风夜雨时候,伴着三杯两盏淡酒,边饮边读,边读边饮,三杯薄酒下肚,胸中块垒已浇,心神愜恰安宁,斜欹枕前,不知不觉,轰然入睡,不亦快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