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宝木笑
无意贬低爱情,更不想冒犯父母和成年后的我们之间的感情,只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不是拥抱这个社会,而是被这个社会在某种意义上裹挟。真正的爱情永远存在,即使成年之后,我们和父母之间仍然也有难舍难分的爱,但矛盾仍然存在,争吵在所难免,因为这涉及到人作为个体意识的普遍差异。
当手里捧着《小米有个小袋子》,在突然感觉作为整天忙碌的上班族的疲累同时,一种感动让自己不由鼻子酸酸的,眼前朦胧,他那么小,他的世界里没有房子、车子、工作、股份、产权、面子、观点、看法、得失……他的世界里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妹妹、小狗奇奇、玩具熊……
穿着熊熊装的小米坐在露台上望着远方,天上的飞机、一眼望不到头的建筑与群山,和大人“精彩”的世界比起来,小米只有一直陪伴他的小狗奇奇和玩具熊,小小的他,小小的世界,让人爱怜。小米盼望着“那天赶快到来”,把日期在日历上标了出来,每过一天就做个记号,日历表上清晰地记录着爸爸离开家的每一天,那盘和爸爸未下完的棋,那没完工的手工折纸,没有拼好图案的拼图,都在等待爸爸回家来一起完成,孩子这种小小的用心,总是最能拨动人的心弦。
爸爸出差不在家,妈妈、爷爷、奶奶也都有他们自己要忙的事情,画中的小米看起来似乎有点儿心事重重,有点无精打采,周围灰蒙蒙的背景更衬托出小米的小情绪。小米连最爱吃的寿司都顾不上,爷爷让小米看卡通,可他却说:“等一下,我在折纸呢!”那也是折给爸爸的礼物。虽然姑姑是他最好的玩伴,可以陪他打滚,做好玩的游戏,但小米仍然想念爸爸,一直向小狗念叨,嫌“太阳走得好慢啊”。
每个不善言辞、内向害羞的小孩都是一朵更惹人怜爱的小花:小米出门怕别人问他几岁,回答的声音也是像蚊子一样。但这样的孩子往往有着更丰富的内心,他想爸爸,他要把对爸爸的思念全装到他的小袋子里,自己最心爱的东西、与爸爸有关联的物品都放在袋子里,这里有着他与爸爸的秘密,更有他对爸爸的想念,袋子也越变越大,以至于最后要站在梯子上才能够到,但小米总是走到哪儿就拖到哪儿,这种孩子气的执着让人动容,然后是深深的感动。
爸爸归来的那天,小米等得快睡着了,在迷迷糊糊中,听到门开的声音,听到熟悉的脚步,看到爸爸真的回来了!一声“爸爸”,一个飞奔,扑到爸爸的怀里,有太多的话要跟爸爸说,不善言辞的小米最后只说出一句“我好想念爸爸”,那一刻就是整个世界……
感谢作者孙心瑜,这位台湾新生代绘本作家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屡屡获奖,专攻绘本后更是展露了过人的才华,但最让我动容的还是她的“作者寄语”:“……我自己因工作的关系,曾在上海住过两年,看到身边的同事朋友们,不论是同为台湾人离乡背井负笈到彼岸工作,或是内地朋友跋山涉水到沿海城市生活,都是辛苦的。每人家里可能都有一个小米在殷殷等待,盼望着团圆这难得的宝贵时光。希望每个长大的成年人,都不要忘记自己心中曾经的小米。”既看到上班族的不易,也看到孩子的期盼,这是温和的规劝,更是一种善良,也许只有这样的心境才能给孩子奉献真正好的绘本吧。
我们的家庭文化从来是含蓄的,讲究的是家人之间无言的爱,传统的惯性更多强调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子女对父母的层面上,更多是偏重“孝”,我们是完成了国家角度“大一统”的数千年传承,但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框架下,“爱”反而成了我们忽视的环节。
我们不用强迫孩子回来给父母洗脚,我们不用强迫孩子给父母画画,我们更不用打着“以顺为孝”的牌坊去压制孩子对我们最本源的感情。打开电视和网络,铺天盖地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没错,父母之爱天高地厚,但是不是我们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以“为了孩子的未来”为借口,整天忙着“大人的事儿”?
看着书中小米拖着那个大大的袋子,看着他“飞”到爸爸的怀抱,看着他的那句“我好想念爸爸”……这个面对世界仍然懵懂的小孩,也许还不能理解周围的世界,也许自我的意识还没有完全觉醒,但是他感受到的,反而是我们这个物种最本真、最执着、最纯粹的感情,这才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珍宝,这才是最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感动。
小小的你,给我最纯的爱。
谢谢你,孩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