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故宫日历》神策军碑20170218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碑介绍参见20170211。

今日雨水,一候獭祭鱼。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发春阳和气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在立春之后。

立春“三阳开泰”,生发阳气,到了雨水节气,春天的阳和之气大大加强,气温逐渐升高。

立春时节,好像还没有与冬天划清界线,常常让人感到挥之不去的寒意;而雨水一到,“吹面不寒杨柳风”,就觉得那风软了许多,不再硬生生地刺脸,也不再直通通地往怀里钻了,若抬头看看柳枝,已经由干涩的褐色变出了一层似有似无的绿。

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值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草木随地中阳气的升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则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满人间,到处一片生机盎然。

天暖了,人心也暖!春色渐柔,不妨携老挈幼,出来踏青,晒晒太阳,抖一抖精气神,让每一个日子都充满朝气。

润泽万物生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是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表示降雨的开始以及雨量增多。

“雨水”这两个字,像节气本身一样形象,浑身上下挂满了水珠。

“雨”是象形字,甲骨文用上三下三共六个点的排列来表示雨,后来,又在雨点上加一横,那一横表示云层,也表示天。

“天一生水”,古人有此说法,从造字的角度来看,天“一”生“水”,挺有趣,也贴切。

雨水是天上降下的水,换句话说,滋润万物生长的水,皆从雨而来。

雨水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作为农耕民族,古人对雨水有深厚的感情,视之为上天的慈悲,为人间洒降的甘露,来润泽万物生灵。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是大自然的催生婆,一场春雨过后,万物复苏,韶华明媚,春雨也就成了奉献精神的象征。

雨水三候对应的花信是“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在春雨的滋润下,菜花、杏花、李花,次第开放,“沾衣欲湿杏花雨”啊!

顺应天地大道

天地之道就是“生生不息”,万物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永不止息。

春风化丝雨,生机自欣欣,雨水节气很好地体现了《周易》上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最大的德行是化育万物。

每一季的雨水滋养草木生长,使庄稼丰收,同时将积攒了一个季节的祝福,装进人们的兜里,给人们以期待、以向往。

岁岁年年,洒落大地的雨水,滋养着日子,催生着斑斓。

雨水注满了自然的灵性,喂养着天荒地老的岁月,滋润着优美的华夏文化,也灌溉了古老的华夏民族。

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中,人道与天地之道是一致的,我们应该顺应天地大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来源:儒风大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四章 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一切皆是映射。 春夏秋冬 春 左边的上下部分是“木 ”字 的 两 半 ,木 的 中 ...
    光剑书架上的书阅读 8,144评论 0 9
  •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
    天马酒仙阅读 9,390评论 0 11
  • 江城子 二十四节气词注 (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
    释印证阅读 7,241评论 0 1
  •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好快, 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来不及回想,马上就毕业了。 毕业自然会进行复习,当时用的是升学总复习...
    哇_哦阅读 2,498评论 0 4
  • 一 薄薄的彩虹雨遮不住夕阳忧伤 吹嘘呼风唤雨,把特质埋葬 分不清离远去的村庄还有多远 多像回归,打开多年的渴望 不...
    王铭铰阅读 1,6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