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热情从何而来?
有人说,来自多巴胺、内啡肽、荷尔蒙等生理激素;
有人说,来自个人内在的反馈系统,主要是正反馈;
我说,是来自与世界连接的渴望,寻求在这个世界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了这种渴望,才有成长型思维中不断学习,寻求成长的可能。
这是这种渴望,带领我们忍受重复性的、机械性的劳动;
也是这种渴望,在无聊中寻求突破,创造一些新的理论、物品和艺术。
反之,一旦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伤害、没有值得留恋的人和事,就会用厚厚的沉默把自己保护起来,越包越紧、越封越密,直到让自己觉得窒息、觉得走投无路、觉得整个世界站在自己的对面。
所以,觉得任何事情都没有任何意义,孤独、自我放逐、甚至轻生。
即使现在心中充满怒气,觉得生活无聊透顶,觉得世界在与自己作对,保持对这个世界最纯真部分的善意,也许是自己的亲人、也许是自己的爱人、也许是美丽的自然世界、也许是偶尔来自外部世界的温暖。
我还愿意与这个世界保持联系,某些人、某些工作、某些活动、某些地方,那么我的动力还在。
在合适的机会,我还愿意扩大、深化这个联系。
去生活、去创作、去热爱、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