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从第六到十二章讲的是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分析阅读,作者在这几章中对分析阅读的规则运用的大量例子进行说明,目的让读者尽量理解如何运用这些规则。
我读完这几章的感觉是读起来有点困难,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需要思考的地方很多,即使是书中列举了很多例子。另外一点是较啰嗦,很多的点在不断重复,虽然作者强调重复的原因是让读者加深印象同时让读者加深理解。但整体的架构还是很明了的,就是一开始就告诉你规则是什么,然后就是用例子去说明,每一章最后也会再一次地总结。下面是该书的一些观点和我自己的观点。
三、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第一阶段:包含四个阅读规则。
分析阅读的规则一: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分类
1、书的分类
分类方法:1)虚构的小说类;2)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
论说类分类:1)实用性书籍;2)理论性作品分类
实用性书籍:教导我们如何去做的书籍
理论性书籍:让我们明白或了解某些事的书籍
书籍分类的重要性
有时能通过书名简单地把书籍分类
2、透视一本书
分析阅读规则二:使用最简短的句子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发现书本的主题或重点。
分析阅读规则三: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纲要拟出来,再将各部分的纲要一一列出。
规则三归纳书本架构的运用公式(参考):
1)作者将全书分成了多少部分,每个部分谈了什么
2)第一部分又分成了多少个段落
3)第一部分的第一段落又有多少个重点
以上公式纯属参考,也可以根据自己对 书本的理解进行架构。
阅读与写作的互惠技巧:写作与阅读是一体两面。读者是发现书本的架构,而作者则是在构建架构并填充内容。优秀写作的基本准则是有整体感,清楚明白,前后连贯。
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找出作者的问题的公式
1)理论上的问题:如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特性及特征是什么?与其他事件的关联是什么?等。
2)实用性的问题: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为?以什么顺序?等。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规则五: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1、找关键字的方法:
方法1:留意作者用各种方式强度的关键字。如斜体、加粗、画线等
方法2:知识领域的独特的专门用语
2、找出字义
1)判断该字是否多重含义
2)多重含义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在文中不同地方该字的含义(通过上下文推敲)
规则六: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找出作者最重要的主旨
1)主旨所声明的是知识或观点
2)不是每一个叙述句都能当作是在表达一个主旨
3)一个句子并不一定只有一个主旨
规则七:找出作者的论述,通过重构论述的前因后果,弄明白作者的看法
1)找出关键句:阐述作者判断的句子或含有关键字的句子
2)找出主旨:“用自己的话来说”来检验你是否懂得句子的主旨或举出自己所经历过的和主旨所形容的经验相似的例子。
3)找出论述:一系列先后有序,某些还带有提出例证与理由作用的主旨
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未解决的,并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像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规则一:先完整地了解和诠释一本书,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规则二: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
规则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
规则四:在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时要有理论基础
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规则一:证明作者知识不足
规则二:证明作者知识错误
规则三: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规则四: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不完整
辅助阅读:借助其他书籍来阅读一本书
1、相关经验
1)一般经验:与阅读小说或哲学书籍有关
2)特殊经验:与阅读科学性作品有关
阅读历史作品一般经验和特殊经验都有关
2、其他的书:与一本书有相关的内容或主旨的书籍
3、导论和摘要
尽量少用导读的原因
1)一本书的导读并不一定都是对的
2)就算写对了,也是不完整的
3)如果养成了依赖导读的习惯,找不到有导读的书时会茫然失措
摘要的作用:
1)如已读过某书,摘要能唤醒你的记忆
2)主题阅读时,能知道某些特定的议题是否与你阅读的主题密切相关
4、工具书:字典和百科全书
字典使用规则:
1)文字是物质的
2)文字是语言的一部分
3)文字是有多重意义的符号
4)文字是并约定俗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