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

      最近一直在思考,想到与做到的关系,想到是目标,是出发点,但是做到是实实在在的行为,是行动,是思维产生的结果。我们追求成功,我们要自律,我们要锻炼身体,我们要学习这学习那,最终都是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光是想不能代表做。但是连想都不想,更谈不上计划或者目标的实施了。

        当有了既定的想法,每天实施起来也是困难重重。计划有时不得不被实际情况打乱节奏。克服这种状况除了自律,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以前我觉得改掉自己的坏脾气是很难的事情,当用表格进行管理之后,变成很容易达成的事情。之后早起锻炼身体走路的习惯,逐渐养成,即便是下毛毛雨的清晨依然阻挡不了我晨练的热情,一个人锻炼,独自享受清晨时光是我能量的源泉,感受到这种美好带来的一天好心情,从中体会到了乐趣,便不会放弃。

      人生应该多做减法,去掉冗余的行为,多做那些对自己有价值的事件。这样的结果一定是不断练习与思考得出的。简化生活的步骤,物品的添置是门学问,过去我执着于购买喜欢的衣物,后来发展为购买精简实用性价比高的衣物,现在更是不增加衣物,简化购物法则教会我,购买的少,选择的简化是种快乐的生活方式,有时物品多就是累赘。正确的理念是够用就好,少而精,只添置需要的,尽量不买。花钱的重点就是不被宣传迷惑,不花钱,降低物欲的执念。

      时间上管理其实就是把时间用于做对自己有价值的事件上。对于自己的目标有价值的事情往往不紧急但是很重要,需要持续很长时间,比如学习考证,或者是学习一门专业技术,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是紧急的事情往往不重要,但需要在截止之日前完成,报税工作,处理信用卡账单等,还有工作中突然的事件,立马得去处理的,怎么协调好是关键,也要思索出最简的方案。日志,待办事项,时间框架图,表格化管理,其实最简化的做法是三段式管理,想好具体有哪些个事项,将它们装入固定时间段处理就好了,具体的细节并不一定需要每天详详细细计划,反而浪费脑细胞,只有在完成的过程中做好记录,以便下次再做此事是做到心中有数。设定好固定时间的好处是,对这件事情有了开始及结束的控制时间,如果在规定时间提早完成了,就有了更多的盈余时间。提高了单位时间的效能。

      自律有时是很困难,习惯却能不断坚持下去。人脑建立认知和行为的常规模式就是尽最大可能简化生活,一旦识别出自己的这种简化模式,就能顺利地往下进行而无须多费精力了。复杂意味着分散精力,简化方能集中精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