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一回 读书笔记4 被误解的曹操

先看曹操出生:“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也就是说曹操的爸爸是被宦官的养子,自然而然曹操也就是宦官背景了。

再看曹腾,百度百科说:“历任安帝、顺帝、冲帝、桓帝4任皇帝,因策划迎立汉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加位特进。曹腾用事宫中三十多年,未有显著过失,并能推荐贤人。种暠弹劾他,他却称种暠为能吏,因此受到了人们的赞美, 曹腾死后由养子曹嵩嗣为侯,曹操是曹嵩之子,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被追尊为高皇帝。”

自古以来,功高莫过于救主,策立皇帝更是高于救主,对继任者来说,这是一种恩德,属于雪中送炭,如果没争上位,很可能会被赶尽杀绝,人头落地。

所以,曹操是功臣之后!

但是为什么曹操都被大家看不起呢,其实原本不是这样的,《三国志》说:“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真正被一锤定音为奸雄,那是在乾隆的时候,后面很多书,慢慢开始丑化曹操。

因为曹操是中常侍之后,而桓帝和灵帝时期,党锢非常严重,简单点说,就是以太监为代表的中常侍,和以士大夫为代表党人,这两个派别水火不容,最后太监搞垮了党人,很多人终身不得出仕途,后面黄巾之乱,朝廷需要用人,最后党人才得以解放。

以至于当时的清流人士对宦官非常痛恨,恨屋及屋,只要是和太监在一个利益集团的,都被清流所不啻,更不用说宦官之后的曹操了,免不了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明里暗里被人说成是“竖宦遗丑”。

所以,尽管曹操是官三代,如果他想做一番事业,就必须与宦官集团偏清关系,毕竟宦官群体很不稳定,往往随着皇帝的驾崩而失势,必须有一个稳定的权力靠山群体,而得到士大夫们的认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曹操需要投名状。

曹操借着老爸在朝廷的影响力,进了公务员之列,书上说:“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

其真是情况不是棒责之,而是直接打死!那时候晚上都是宵禁,晚上不能随便乱走的,更何况带刀走夜路。

想象一下,明明宵禁,而且还明目张胆的带刀夜行,如果不是关系户他敢吗?如果是刺客会有那么傻吗?所以这人的背景肯定不简单,只能说曹操的目的不是为了维护法度的尊严,而把他杀了,而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给自己扬名。当然,如果曹操不是依仗着老爸的势力,也没那个胆量将其打死。

看到这样的结局,可以有理由推测,曹操内心其实一直在寻找机会出名,并且最好是能够与宦官势力划清界限的出名,所以这件事情一直挂在他的心头。

正好,蹇硕的叔叔碰上了,所以毫无疑问,直接被打死,而且就是要找有背景的打死,借法律的之刃堂而皇之的杀了,既展示自己的光明正大,显示出自己维护法律的尊严的决心,又让被害者背后的势力没法开口,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可以说这是曹操成功路上的重要一步!

因此获得当时的做过太尉(国防部长)的乔玄的青睐,乔玄让他去找当时的风评名人去弄个好评,好好人气,给自己传播一下名声!书上说:“汝南许劭,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又问,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操闻言大喜”。真是情况是,当时要找许的人特别多,而他只在月初一上班,所以曹操自导自演了一出小事件,家伙给了许,才让他开了金口的。

从此,这个好坏参半的风评伴随曹操一生,当时乱世之下应该是帮他做了不少宣传,让更多的名人高士知道有曹操这么一号人存在,为今后很多人赶来依附曹操提供了基本信息,就像今天一样,如果你上了一次春晚,那么一定会有很多人知道你,这是一种广告效应。

这也是曹操成功路上重要的第二步。

后面曹操因为打死蹇硕叔叔的事,尽管有老爸走动关系,但毕竟蹇硕是皇帝的近臣,打狗不还得看主人嘛!于是曹操“高升”了,惩罚不了你,至少别再这里搞事就行了,于是被派到一个叫顿丘的地方做县太爷去了,因为当时的北部尉属于洛阳县太爷的属官。

曹操一上任,大力整治地方,将顿丘管理到夜不闭户的状态,获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在顿丘声望极高,作为回报,顿丘的老百姓在后来曹操平黑山军的过程中给了大力支持。

但好景不长,由于灵帝的宋皇后被废,曹操家族因为和宋皇后家族有联姻关系,所以被皇帝连坐,直接下岗回家种闲着去了,曹操于是回到老家,实在是憋得慌,就在郊外自家的土地上盖了个茅草屋,打打猎,锻炼身体,更多的时间在发奋研习《孙子兵法》和儒学,这为以后曹操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家乡待了好几年,因为精通儒学而被朝廷征召为义郎,也就是皇帝的顾问,从此开始接触到了权利核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被加封为骑都尉的官职,跟随朝廷的老将军们镇压黄巾起义,之前所学之兵法理论在战场上得到了检验,黄巾军被打的满地找牙。

曹操因平叛有功被授与济南相,与之前在顿丘一样,曹操一到地方,开始大力政治贪官污吏,对官官相护甚是厌恶,将不少官员革职查办,获得了很多能人的认可。

可以说曹操的崛起是靠能力打出来的,只是他的起点比刘备高,但是相对袁绍来说,那就差远了,更何况曹操的父亲被退休,董卓进京后,曹家在帝都的势力也基本瓦解,后面的人生巅峰是曹操自己靠能力攀登上去的,所以,起跑线很重要,但是也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关键还得看个人。

曹操作为官三代,即便不做事,不打拼,靠着家产也可以终身衣食无忧,但即便这样,他依然在为自己的前途不断拼搏,当然也有形式的逼迫,乱世之下,如果不学习,不努力,留着万贯家产,也会是被宰割的肥猪,正应证那句话“时势造英雄!”,曹操别无选择,不在乱世下爆发,就在乱世下灭亡!

连曹操这样有背景的人,都在努力奋斗,作为一般人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加油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