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仓仓给大家介绍了云南本土比较特别也比较受欢迎的几种米线类型。今天仓仓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米线的制作方法以及不同米线间的的区别。
时至今日,云南米线制作仍有两种方法。
酸浆米线:
传统制法是将大米发酵后磨制而成,俗称“酸浆米线”。其工艺复杂、生产费时、但口感筋骨水灵、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
酸浆米线贮藏不方便且保质期非常短,一般情况下民间是用竹筐盛放酸浆米线,同时将湿毛巾覆盖其上,这个过程中,通过竹筐“通风”和湿毛巾往下释放微量水分“保湿”。这样的的环境下酸浆米线能保存18-24小时。超过时间则会短碎或干硬难以下咽。且取米线出筐时应该用温水将手润湿,这样才不会沾手。
干米线:
第二种制作方法是将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在机器中挤压,靠摩擦的热度使其糊化成型,称为“干浆米线”,其晒干后即为“干米线”。
干米线不仅可以长期保存而且不容易变质。方便携带贮藏,食用时再蒸煮涨发。干米线食用口感有筋骨、咬口、线长等特点,食用时有大米清香。
接下来我们再从颜色方面聊一聊区别。一直有很多小伙伴不清楚为什么有的米线是红色,有的是白色,其实很简单,只是因为制作时选择的米种的不同。比如我们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云南老仓醋米线”,使用的就是“红米线”。
红米线:
红米线,顾名思义,首先是色泽偏红,因为红米线是由红糙米与其它种类米一起制作而成的,所以其次是营养成分的不同。
红米具有持久的抗药性且不耐肥,是很棒的绿色食品。
红米中不仅含有钙、铁、锌、硒、铜、镁、钾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也高于其它米种,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红米做出的米线有红米自然清香的气味,方便携带和贮藏。口感爽滑、质地柔软有光泽、不易断裂、富韧性弹性。
有没有小伙伴觉得长大后吃的米线似乎没有儿时记忆中的的味道了,特别是一些不正规或卫生不保障的大棚米线,那或许是因为制造工艺和方法的改变。
由于现当代机械化制作的带入,该米线虽然形似米线,但实非“米线”。传统米线是以大米为原料。而现在的一部分“米线”中由于添加了一定比例红薯粉、土豆粉等原料,致使得口感及保存方式等都与米线有了很大的区别。从传统米线的“水灵筋骨”到如今的“柔绵易化”、入口滑爽到口感粘糯。
不过大家也无需太过担心,该米线除了营养价值、口感、饱腹感都不那么高之外,并不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仓仓在这里也就跟大家辟个谣啦,“吃一碗米线相当于吃了一个塑料袋”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除非米线是假冒伪劣的。
顺便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区分米线质量的方法:一碗质量好的、正宗的米线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及酵素等。它具有熟透迅速、均匀耐煮、不烂爽口滑嫩、煮后汤水不浊、易于消化等特点。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米线特别适合火锅和休闲快餐食用,不过因为米线在泡制过程中营养容易流失,所以搭配各种适量的蔬菜、肉、蛋和凋料来增加营养和美味会更好一点哦。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啦,小伙伴们有任何疑问或建议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仓仓会及时回复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