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一年前离婚,孩子自己带着。
她一直愧疚没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但孩子看着跟没事人一样。
大人有时候说起来,还会觉得,是不是这孩子天生感情淡漠,之前爸爸对他那么好,如今孩子提也不提这个人。
可是慢慢发现,孩子晚上睡觉会咬牙,做噩梦,姥姥有时候帮忙照顾他,偶尔还会看见孩子自己在房间里悄悄哭,生病似乎也比以往多了一些,脾气也更大了。
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孩子其实是最先感觉到的那个人。
《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这本书中,把“婚姻问题”分成了三个阶段:夫妻之间的冲突,包括争吵和暴力冲突;分居;离婚。在每个阶段,孩子都比大人更敏锐地感受到家里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甚至对这个世界、对人生最基本的认识产生动摇,缺乏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和处理自己人生中的各种事情。
当然,并不是要提倡“为了孩子不离婚”,当夫妻之间只剩下“苹果皮式的和谐”,当夫妻关系像一个表皮光鲜、内里腐烂掉的苹果的时候,真的不必为了孩子忍下去,那真的不是孩子希望看到的。他更应该看到的是,父母如何理性地处理冲突,如何以彼此尊重的方式结束这段关系,并且,即便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也能得到确认:我依然是被爱着的。
如何做到这一点,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李中莹老师在书中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步骤:
(1)对孩子坦诚:有时候,大人确实会意见不一致
尽量对孩子坦白,孩子也能借此明白,世界上没有人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保持意见一致。争吵过后的不开心、哭泣,你的失望、伤心,都可以告诉孩子。但一定要记得,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他的爸爸/妈妈。或许对你来说已经对对方彻底失望,但是在孩子那里,父母在他心里都是完美的存在,他无法理解,也不知如何是好。很多孩子会”“内疚自责,以为是自己引起了父母之间的问题。
(2)千万 不要把痛苦归咎于对方,更不要归咎于孩子
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成年人世界里,就不要动不动就甩锅给别人了。
哪怕是开玩笑,也不要对孩子说:要不是你,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事情跟你没有关系, 不是你的错,爸爸妈妈对你的爱跟以前完全一样,绝对没有改变“——这一点,再怎么跟孩子强调都不为过,同时,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另外一方。
什么能谈什么不能谈,书中给出了详细的例子:
(3)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对你的爱都不会改变
当离婚真的来临,夫妻双方,其实都需要分别与孩子建立起各自的紧密联系。见过太多”你今后别想再见到孩子“想法的前夫妻,孩子何其无辜,成了他们互相之间对峙、憎恨乃至报复对方的道具。
语言上的保证是一方面,实际行动更需要体现。孩子与没有得到抚养权的一方见面、共处的时间,甚至父母与孩子一起团聚的时间,都是需要安排上日程的。对方出于爱送给孩子的礼物,也需要接纳,成人不再是夫妻,却改变不了对方是孩子爸爸/妈妈的身份。
婚姻破裂之后,可能还会有再婚的问题,书中强调,不要逼着孩子去叫新的伴侣”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就足够了,这样孩子心态会更稳定——爸爸妈妈是唯一的,但同时也有更多人会爱着他。
我们因爱结合,很多时候却不得不面对爱的消失,婚姻的结束。
孩子在父母的爱意中来到这世界,我们便有责任,把婚姻结束带来的伤害尽量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