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首次执导的《后来的我们》,上映已超过十天。
无论是现在的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还是过去的文青天后,刘若英似乎站在了顶尖的位置。
然而,名利双收和毁誉参半总是如影随形。关于票房事件,关于人物三观甚至是导演的三观激起了一波又一波争议。
现在争议的声浪暂歇,不如我们心平气和地来谈一谈,除了票房和三观,关于《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还能聊些什么。
以下有轻微剧透,祝食用愉快。
导演视角:刘若英的批判与残酷
其实《后来的我们》原著《过年,回家》只是一部短得不能再短的短篇小说,故事背景放在台湾。当电影把叙事主空间平移到北京,很多情节就有了别样的演绎。
既然不是原创剧本,改编版也不是刘若英挑大梁,《后来的我们》就不能被视为一部完全的创作者电影。
同时,本片监制张一白是《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导演。执导过多部爱情电影、电视剧的他,对爱情青春偶像电影这个类型的把控力是可以想见的。我相信他给予了初次执导的刘若英很多帮助,也同样会有一定“偶像剧套路”上的影响。
但绝不能说,刘若英的思考和个人表达被完全压制了。实际上,初看是部“前任电影”的本片,对于“初恋很美好”的意象抒发并不多。男女主人公并不互为初恋,也没有为了保持纯粹或者怀念而有类似“守贞”的行为。
有理由相信,刘若英绝不是在拍北京版的《甜蜜蜜》。相反,她对所谓的“念旧”、或者说更多的是现代人“念念不忘”、“留不住的才最美好”的心理和行为的充满了批判的情绪。
首先是对主人公的批判,特别是男主人公。
电影有两个细节非常耐人寻味。
第一个细节是,男主见清在被女主小晓彻底“抛弃”以后,才突然顿悟重新投入游戏的研发。同时说了一句“小晓和我分手以后,我仿佛得到了一个奋斗的空隙”。换句话说,他认为当女主和他在一起、为了他能安心开发游戏而去做辛苦的中介工作时,他被“耽误”了。
第二个细节是,在两人重逢后,在宾馆外的雪地里,两人互相喊出了一系列矫情至极的话中间,夹杂着这样几句:
见清说:“如果当时我们没分手……”小晓顶:“那我们现在也已经分手十回了!”
见清说:“如果当时我们结婚了……”小晓顶:“那你现在也早就有了十七八个小三了!”
……
见清“发达”后,曾经问过不肯复合的小晓一句:“你是不是外面有人了?”(我记得当时电影院里一片哗然,观众都在骂他是个蠢货。)
对比十年后两个人在雪地里的互喊,可见十年过去,见清依然不懂得小晓到底要什么,而小晓则把见清看得透透的——他只是在现实生活的波折坎坷里,赋予了过去太美好的色彩而拉着过去不愿放手而已。
不过是明月光与饭粒、心间痣与苍蝇血罢了。
其次,是对生活的批判,或者说,残酷揭露。
“前任电影”为什么火了又火?
因为无论男女,总会在油盐酱醋、孩子上学、婆媳吵架中,淡化爱意,而不断美化过去的一切,直到现实变成黑白,自己变成了行尸走肉。
与此同时,过去的美好变成了回忆里唯一的彩色。
所以,与其说电影中见清视角里的彩色和黑白对比是表达沉浸思念中,不如说是对这种怀念情绪的一种批判。
是的,我难以相信以刘若英的阅历与文艺天赋,会那么单纯地去说,“前任就是美好,现实就是灰暗。”
记得见清和小晓在群租房里第一次做爱时,影片用了一个高速后退的俯拍镜头。随着镜头的运动,群租房里不同住户的生活如同蜂巢一般被展示出来。也许这一刻男女主在经历美好,但导演看到的是生活的残酷与难以超越,再多的美好似乎都不值得被关注。
这种批判与对现实的残酷揭露,才是刘若英的创作底色。可惜的是,电影中很多商业化的处理淡化了这种批判的情绪,反而凸显了一些肤浅的纪念。
演员表演:可圈可点与作业完成
很神奇的是,虽然井柏然台词功底明显不如周冬雨,这次的表演却是更加可圈可点。
最明显就是表演层次上。井柏然从一开始的青涩少年感,到后来被生活打压的无赖习气,到刚成名时志得意满却难掩颓色,到最终的“中年疲惫”,层次性非常明显。同时我要点赞刘若英给井柏然选择的造型。哪怕是在井柏然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初老”的迹象也是有的。
最好的一点是,即使见清成了“出差坐商务舱”的成功人士,也没有影视剧里常见的“霸总习气”。委屈巴巴地只能要到一间房的见清,背一直微微弓着。这种“直不起腰”的状态,可能是很多他这样的大企业中层常见的吧?
对比来看,周冬雨的表演层次性并不强。小晓的几个关键转折:努力找饭票—和见清踏实过日子—受不了见清颓废而分手—几年后重逢,几乎没有特别大的变化,也很难看出人物的情绪状态的不同。当然,这个人物并不是“不可信”的,只是对比井柏然的表演,缺少了看点。
周冬雨的小晓,算是完成作业的表演,比及格略好,可以打到70分——对于她,我的期望可能过高了吧?
井柏然的见清,表演上有突破有进步(对比《捉妖记》),可以打80分——本来打90分,但是,台词功底真的需要练,有几次都让我扼腕叹息“轻重音不对、整段垮掉”。
第三主演田壮壮,贡献了本片真正的泪点。他饰演的父亲虽然沉默、戏份少,却是真正的灵魂——见清与小晓的家。老艺术家功力惊人啊!
败笔几多:不得不吐槽的几段
虽然总体上,我愿意给电影打出7分(以《甜蜜蜜》9.8分为标准),但是总有几段堪称“败笔”的情节让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001 全片最矫情:雪地互喊。除了出“后来的我们,再也没有了我们”这样的朋友圈转发金句,强行点题之外,矫情得毫无价值。如果导演能用冷漠的叙事方式,点出“两个人其实一开始就不会走到最后”,可能效果要好得多吧!至于点题,就用一首《后来的我们》,如何?
002 全片最狗血:差点出轨。刚打算回去上床就被同事遇到,出轨立刻急刹车——这段虽然有看点,却是让人觉得非常不舒服的。仿佛在说“人就是情难自禁,但是我知道我错了”。其实两个人在之前的雪地互喊里,已经确认了再也回不到过去,用这样狗血的“出轨未遂”,除了激起已婚女性的愤怒,还能产生什么效果呢?这也是我说的、降低电影批判性的商业化桥段之一。
003 全片最可怜:见清老婆。见清的妻子唯一一次正面露出来,居然是被见清爸错认为小晓那次。除此之外,她被幻化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见清“退而求其次”的不如意的现实生活的符号。但是我始终觉得,她的出场其实是个败笔、包括见清儿子的出场。更好的处理,是把这个家庭彻底“隐去”——当然这样一来见清就“渣得更彻底”了。
……
即使不看上映后的高票房,刘若英初执导筒也是交出了一份完整的答卷。有生活、有细节、有亲情更有爱情,充分调动起票房主力“小镇青年”们的情绪,最后的泪点也抓得十分准确,片尾的一系列“路人告白”也足够商业。
希望刘若英能走上陈可辛与张艾嘉结合的、商业文艺女导演之路,拍出叫好又叫座商业化文艺片,毕竟,她可是一位商业化的“文青天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