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有10亿左右人口无法饮用干净水。与此同时,有数以亿计的人,因为没有厕所而随地大小便。在很多地方,随地大小便影响了饮水安全,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才能中止随地大小便的行为呢?
答案很简单,盖厕所呀。事实又不那么简单,水援助组织曾资助孟加拉北部村庄,建了很多公厕。然而,村民仍然随地大小便,他们甚至把厕所的零件拆下来拿回自己家里用。显然,村民的习惯不改变,盖再多的厕所都没有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村民一直以来的习惯呢?
水援助项目的成果评估人卡莫尔·卡尔博士发明了一种叫做“社区领导整体卫生”(简称CLTS)的方法。
卡尔博士组织了一场“跨村徒步旅行”。组织者让村民带路,走遍随地大小便的场所。一边走,一边提问,“为什么会来这里大便?”“这是谁的大便?”“怎么会有这么多苍蝇?”提问时,组织者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也不提供任何建议和意见。村民们感到无比恶心和羞愧。
组织者把村民聚拢在广场,端来一杯水。问大家,谁愿意喝掉这杯水?村民们都说愿意。接着,又拿来一根头发,把头发蘸上屎,放到水杯里,摇晃均匀后递给村民,请他们喝掉。
村民们拒绝了,“不喝,水里有屎!”
组织者做出迷茫的样子,“一只苍蝇有6条腿,每条腿上都有齿状的绒毛。苍蝇腿上沾的屎,不是比头发上的更多吗?”村民们点头同意。
“你们见过苍蝇趴在你们的食物吗?”
“见过。”
“你们会把食物扔掉吗?”
“不会。”
“那么,你们吃下去的是什么呢?”
村民醒悟了:他们一直在彼此吃对方的屎,而且已经吃了好多年!
这时,村民们几乎气急败坏。太恶心了,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随地大小便!
卡尔博士的方法,触发了村民的情感,让他们恶心,接下来是羞愧,继而激发起内在的迫切改变的愿望。
在这种方法的干预下,全球60多个国家的数千个社群宣布进入了“不随地大小便”状态。孟加拉国随地大小便的现象,也从之前的34%下降到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