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1

莫让外包成为第三方企业的“挡箭牌”

9月8日晚,武汉市民祝先生和夏先生二人乘坐高铁G505从北京回武汉,晚上七点多钟二人到餐车去买了两盒盒饭,打开一看,严重发霉变质。(湖北日报,9月9日)

民以食为本,食以安为先。不论社会发展到何种水平,食品安全永远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食品卫生企业的良心所在。近年来,高铁盒饭的安全曾一度成为公众热议的问题,就是因为个别无良外包食品企业作祟,以为利用外包的第三方身份便能够“瞒天过海”,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损害了旅客的安全利益,给中国高铁抹了黑。

此次事件中,旅客在上海新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盒饭中发现食物霉变后表示“这种发霉的大米同一批不知进了多少”。可以说,食品卫生企业良心发霉的“一小步”,就是危害公众健康利益的“一大步”。必须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还公众一个说法。相反,事件发生后,列车长第一时间出面协商解决旅客出现的问题,展现了铁路部门服务旅客的态度,值得肯定。

笔者以为,企业外包是社会分工合作细化的结果,高铁盒饭外包也是铁路改革的一项内容,倘因个别外包企业贸然改变铁路改革的进程,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无益于问题的解决,更应在外包企业源头上下功夫。首先要精挑高质量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公开招标、全方位调查、倾听业内外声音等手段,判断外包公司的实力、声誉、评价,挑选合格备选企业。其次,要建立健全对外包食品企业的监督检查制度。俗语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铁路部门需要做好备案,选派专业人员对高铁盒饭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把控,不间断地抽检外包企业的产品。第三要完善问责制度,提高违法成本。个别外包企业抱有侥幸心理,在生产环节上“耍小聪明”,东窗事发后便抱头鼠窜、逃避责任,甚至怀着“反正有铁路部门背锅”的想法,知法犯法,更为可恶。只有通过细致的问责机制和高昂的违规惩罚,才能让盒饭外包企业头顶始终高悬追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再好的生产技术也弥补不了企业良心上的“漏洞”。笔者希望相关食品企业能亡羊补牢,时时自检,不让“外包”成为侥幸心理的“挡箭牌”,为乘客生产质量过硬的旅行餐,不让良心像发霉米饭一般“变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区块链的三种应用的部署类型 私有链:多用在大型企业内部,较为隐私,不存在信任风险问题。企业的私有链项目主要用...
    艺术区AET阅读 205评论 0 0
  • 雨还在那里,我还在这里,一切好像都没有任何改变,似乎所有的东西又都变得面目全非。 今天哭过了,在爸妈打电话的时候忍...
    swing0314阅读 232评论 0 1
  • 我怎么能忘记他们忍受生活的困苦,依然为我撑起一片天空的样子。我怎么能责怪他们爱我不够呢,他们如此爱我,恨不得把...
    晔晔其光阅读 222评论 0 1
  • 即使临近考试周,还是有看视频。 最近在看一档真人秀节目《妈妈是超人》,由董洁、梅婷、贾静雯、冉莹颖携娃参加。 跟以...
    小桂阅读 3,005评论 0 1
  • 又一年夏天,又是一年毕业季,随着学长学姐们的离开,我也成为了一名准大三生了,不知是开心还是郁闷。我开心终于成为了...
    樾曦阅读 361评论 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