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2荐读《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598页,三十一章,这种非常适应当前疫情下隔离期间宅居看。你想放弃都没得选择时,心不静都没处安放时,困守一隅,无处事事,没有更好,只有当下时,那就看看这种书。

因为我们上学时,对这段历史都学得稀里糊涂,何况教科书与论著是有区别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限制,你可以接受或不接受书里的观点。

请原谅在当前我的语法不通和闪烁其词。

五百多页的近代史,康乾盛世占篇幅并是太多,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比他们强盛的前代有很多,他们的太平盛世并没有新意。

历史的价值在于鉴。如果出题,近代史的题目是最令人痛苦,也是最难以回答的,即使是说真话。

我非历史专业,读的只是热闹。在近代史中,文化人重来没像这个时期一样在历史上如此大胆、激动、勇敢,并且也做出了历史上最让文人自豪的功勋,引进了新思想、新体制,给中国推开门,走出去,再回来,带着热血,他们不再是坐而论道,无论是哪个派别,无论成功与否,无论最后的结局如何,我都感谢近代史上那些读书人。

我也很着急,如果清朝人,不,应该是近代史的中国人,或者是中国人,不生活在天朝的幻觉里,不自大,能客观、理性,世界的历史会改写。可惜,中国人经历了痛苦的近代,依旧没有根治顽疾,这就是读史的价值,也是读史的痛苦,你在过去看到了今天,却无能为力。那些近代史上的读书人真让人怀念,现在的人们,包括我自己,真让人失望。

徐中约,还是比较客观的,这很难得,这也是我为什么看他书原因,找这样的史书不容易,否则,不如不读。我看到北伐和国民政府那一章节时,徐教授还是提供了一些中学课本上没有的观点,无论是对蒋中正,还是国民政府,虽然不多,已是很珍贵了。如果再拍抗战剧,真希望编剧能多看看课本以外的史书。

再往后,就是新中国成立了,我还没看,这本书能存活,我相信他的观点立场还是站在人民劳苦大众一面的,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他只是一提,只用了一句数据可能存在夸张的情况,而对于更敏感的十年,他回避了,我理解他,他能把之前的写出来已不容易了,这段历史也不能算是近代史,当代人是无法当代史的,谁还不是一条命呢?要不,我怎么能怀念真正近代史上那些读书人呢?

我们只能算是识字而已,疫情无期,我还要坚持读下去,虽然已经不再是近代史部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