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的培训里,教给大家唱了几首大合唱的歌曲,在教授的同时,也告诉我们,会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谁唱得好。当时我们都有些懵,唱就唱,怎么还要评比。
我估摸着是这样的原因,对于唱歌这件事,有些人热衷,有些人不喜欢。热衷的人会扯开嗓子卖力唱,而不喜欢的就只会假装开口滥竽充数。不过如果加入竞争,让大家比出个名次,就肯定能让大家因为不想拿到差成绩,而努力把歌曲唱好。
这些歌曲都是反映各个时代的音乐,有解放前的战争年代的,有建设时期的,还有新时代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歌,只是觉得有相当一部分歌曲,其实并不适合合唱,这样的话,倒是不知道该怎么唱了。
一共那个小组,那天共教给大家唱了那首歌,囊括了现代的各个时代的金曲。有些歌曲是小时候在街边的喇叭,校园广播里听过的,有些是走入社会才能听到,还有些仅仅听过几句甚至只是知道歌名,在学唱的时候,那位资深音乐老师教我们唱了一遍又一遍。用了好几天,才把所有的歌曲都勉强唱会。而这时候,我们得到一个消息,每个小组只需要唱其中一首歌,具体是哪一首,要抽签决定。
我们抽到了一首解放战争期间的红歌,这首歌原本我是不会唱的,这次却被迫要去学了。拿着歌词,跟着旋律一遍遍地唱,最后总算是能唱出来了。可我还是觉得,自己唱得并不好听,最好还是学南郭先生,让几个会场的队友唱,我凑个数就好。
可我没想到的是,他们也是这么想的。在我们开始准备彩排的时候,前面几个人根本就没声音,这第一遍还没唱完,就被打断了。我们的组长也有些着急,怎么大家的声音都放不出来呀。
迫不得已我也要开腔了,第二遍当我声音放出来时,立即歌曲就洪亮了许多,这当然不是我的功劳,大家都深藏不露,这次发觉队友不靠谱,也都放声歌唱了。不过这也到达了我们的极限,都不是唱歌的人,是怎么也不可能唱好的。
本以为我们这一组最终会以敷衍了事的方式,得到一个不太好的成绩而草草收场时,却还是在组长的安排下,找来一位音乐老师给我们开小灶,势要让我们抱抱佛脚,争取实现突破。
那位忙碌的老师姗姗来迟,在听我们唱了一遍之后,就很快将症结找到了:声音放不开,合唱不整齐,站队没特点,也缺乏创意。她到这里来,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
她让前排几个女声要打开,那几个“小嗓门”怎么都唱不高,练了半天总算稍微有点声音了,合唱当中最好是有男有女,不然听起来过刚过柔都不好。按照我们这些人的体型特点,将我们的队伍整合了一下。在调整过后,看起来确实很整齐了。
在排演的过程中,还增加了几个小创意,包括增加了几个小道具,队伍摆出了一直雄鹰的造型,唱到最后,我们这几个站在雄鹰翅膀上的人都往旁边移动,这样雄鹰就相当于翱翔起来了。
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比赛就开始了。当天,我们都换上整洁的白衬衫,做好准备。走进教室,看到所有人都穿着整齐,摩拳擦掌。组长原本的信心满满,因为看到大家都这么“卷”而变得心里没底了。于是把大家召唤吃老,继续去楼下的空地上“抱佛脚”。
楼上的比赛如火如荼,我们也在楼下加紧练习,按照出场顺序,我们是第五首歌,在练习半小时后,组长说马上轮到我们,该上去了,成败在此一举。
我们站在教室外面,里面是主持人还在报幕,在介绍我们这首歌,等了几分钟,等到介绍完毕的时候,一阵掌声将我们迎进去了。
站在舞台上,几道灯光落在我们头顶上,台下密密麻麻的观众里,在中间有一个身着不一样颜色衣服的人,她就是我们请来的救兵,那位教我们唱歌的老师。这是一个惊喜,因为担心我们唱不好,她最后还是以指挥的身份出现在眼前。有了她这个“定海神针”,我们都踏实了。
她一个举手的动作,大家全都站立在原位,屏住呼吸等到开始。她手臂挥动,音乐响起。她心里也在默默打着节拍,在前奏结束时,她手臂猛地一挥,大家心领神会,唱了起来。她还张嘴对口型,大家看着她的口型就立即明白了该唱什么,绝不会出错。
唱完了一部分,她又朝我们后排比划了一个手势,我们连忙散开队伍,她又是一个摆动手腕的动作,我们挥舞着手中的小旗,按照同一个方向和节奏,一大片小旗帜在舞台上飞扬,台下的人都拿出手机拍照,我这时候觉得,这次表演应该是成功的吧。
最后,指挥老师的一个手势,我们停止了演唱,小旗也放在胸前,在掌声中,我们下台去了。
完成任务后,我们都轻松了,在台下看着其它组的表演,同样各有特色,看来只要卷起来,都能有很多创意,呈现出一台精彩的节目。
我还想起几年前也参加过这样的演唱,只不过那时候唱得都很随意,大家也都没太当回事,成绩都不理想。这次自我感觉还好,可最后还是没有公布成绩,可能是都比较好,不必打分,也可能是压根不需要打分,只是几个老师专门这样激一激我们吧,这样一卷,效果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