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男足 哀其不幸并非不争

11日晚,又一次匆匆吃了饭守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看中国男足比赛。这次还带到了老妈一起看。因为比赛关键所以分外紧张。结果大家都知道,作为球迷,心情郁结,虽没有捶胸顿足,也因为情绪低迷而被老婆指责。

悲哉男足。一悲再度背靠悬崖,韩日世界杯后命运不济;二悲世界名帅陷入困局,巧妇造炊也需时日;三悲场面出乎意料,未压制对方反被压制,某种程度可说是完败;四悲刚被几场比赛点燃的球迷热情被冷水浇尽,赛后骂娘说解散队伍声音再起;五悲可怜我痴心不改,多年为国足伤心!

第二天,同事听我说起比赛,问:还在看男足比赛嗦?这是缩影,这些年男足成绩伤透了一大批老生代、中生代球迷,以至于很多发誓不再看。我也曾如此,可情感总是战胜理智。不仅男足要看,女足也要看,高级别正式比赛要看,热身赛能看的也要看。由于金钱和私人老板的决心砸出了恒大,今年也开始关注起联赛。

可没变的是国足成绩和在亚洲足坛的地位。高洪波时代老将渐别,青年军给人以希望,但改变前局尚需时日——十年磨一剑,无论工作、学业还是踢足球等国家事业,哲理层面都是一致的。但好比公司里有业绩要求,几年大赛的现实压力和对一代球员成长的帮助出发,决策层还是选择了逻辑上应该更有水平(是否适合另论)的外籍教练。然而教练始终是人不是神(包括穆里尼奥),他更需要时间。所以我们要宽容。他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了选择,召了一些老将,强化了一些打发要求,于是我们看到几场场面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于是我们有了期待。

最痛苦的莫过于期待被现实粉碎的时候,炒股者对此感受犹深吧,明明应该这样的事实发展却是那样,无异于被抽了一记耳光。我们球迷何尝不是如此,恐怕多少也出乎教练的愿望——我们原本想像打约旦、阿联酋上半场那样施展进攻快速压制对方,没一会儿却发现这招不是不管用而是根本没法使了!那还怎么打?所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糟糕的场面和越来越离谱的球员发挥,仿佛隔了几天就不是那只中国男足球队、那些熟悉的队员了。

期待破灭时,除了痛苦,就是不解,接着是情绪的宣泄。我们已经发泄了,或在球场看台上或在球队大巴面前,或在网络里或在自己家中对着老婆孩子。但最终感性要消退让位于理性。不论对与不对,不妨就比赛分析一下:

1、战术被压制,至少说明对方有针对性。当然相信我们也做了功课,但毕竟两只球队的磨合程度大不一样,同样是理论上布置的东西打出来的可能性伊拉克更高。

2、战术被压制本身有球员发挥不正常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后者的原因。说不紧张是假的,何况蔡局赛前还讲了话,可能又犯了国足大赛前心理老问题,而这个老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唯一可能在米卢得到了有效缓解。

仔细观察场面,郑智、黄博文两个后腰不能说踢得多差,但在整个战局中是输给对手的,因此全盘被动。当然也没人换上去会更好——那些认为某个位置换上谁球就更好,比赛结果就不一样了的想法,都是美好的想象,有可能但更多没可能,后面还要说这个话题。陈涛,至少我认为相比打阿联酋,他本场在梦游,反应慢一拍。右后卫,年轻就不说他了,只是让我感怀很多年未见吴承瑛杀进韩国禁区单挑那一幕了。孙祥,老同志了,虽然进攻不是其特点,但也明显不如上场。杜威,网上一直有球迷说上杜威就要输球,尽管不愿苟同,但很严肃地说一句长期的观点:他自当年国奥解散后就没有体现出顶尖水平了,作为一个中卫有明显的不足。李玮峰另说。

但这些并不能决定中国就得输给伊拉克。伊拉克很强吗?应该承认亚洲杯夺冠是其巅峰,一举提升其成为亚洲准一流的地位。但有巅峰就有向下的曲线,时过境迁嘛。时光始终是把双刃剑,使尤尼斯、阿克拉姆、阿巴斯们和李玮峰一样更老外,也让他们配合得心有灵犀——多么犀利的反击啊,每一脚长传我们后卫身后都看得我心跳。还有运气也确实很重要,虽然给你运气了你也要把握住,我就搞不懂了于海难道一场没踢主力再上场就不会踢球了?


得提几位球员。前段日子写《今夜亚洲无败者》,多了对阿根廷感叹和对米卢国足的追忆,忘了原本想说的一些话。

首先是李玮峰。直言不讳我一直关注他、对他有一种仿佛是同龄人(实际他要大3岁)相惜的好感,甚至想象如果和他这样的性格的人作朋友是怎样的感觉,呵呵。我看过他一篇人物专访,他的成长经历,也许能说明他并不是有些人说的那样。不知怎么有一天他就成了“球霸”?个中内情我不知故无言。只是就踢球风格而言,中卫强悍难道不应该?和世界足坛一些所谓火爆脾气球星行为比起来,他也只是小巫罢了。至于实力,他长期亚洲顶级后卫水准,可惜成球霸之后数载英雄无用武之地,直至今日,实事求是地说,看了最近几场比赛,我直感叹时光催人老。

差不多大的还有孙继海,也可作为一个典型了。年少成名,在国家队踢得也风生水起,主力位置稳固,在英国发展开创中国球员一个先河,也有幸参加世界杯,可谓成功。我也很欣赏他的实力。提出来只是因为我一直很奇怪自从他去了英国后回国家队效力再也没踢出几场高水平印象深刻的比赛了!类似的还有郑智去了英国后,甚至从核心位置渐渐远离国家队。看来也许真的忠孝不可两全,呵呵。

曲波也是个例子,一个榜样的例子。“追风少年”同样年少成名,可惜当年看他踢球的球迷都知道他除了貌似能“追风”脚下还真没活。加上其他原因致使后来数年泯然众人。但当与他同批的高啥子(青岛队的那个)等人已经退役之际,曲波杀回来了!无论是联赛还是国家队,一个低调稳定的曲波展现在大家明前,我明白这其中有多少故事、他又付出了多少代价!浪子回头金不换,曾经天赋已惘然,如当年的少年国脚周海滨,又在哪里?

近半年来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郜林。因为一开始看他踢球也给他打上了一个几乎能够得到公认的标签:不会射门。作为一个射手,这个标签足以掩盖其他诸如会护球等等优点,定性为没有前途的前锋。可事实的发展再度印证了古人总结事物现象的能力:三日不见其非吴下阿蒙!也说明环境的重要性,加油,多和穆里奇、孔卡们学着点,你仍然年轻。

最后,再次回应有关中国队缺谁该换谁上结果可能就不同之类的话题。呵呵,再事情有了结果发出这样的感叹,属于人之常情,是人世间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可是没用。事实规律说明对于一只球队的长期综合战绩来说,缺席个别球员显然不构成决定性因素,更何况是水平谁也高不了太多的中国球员。蒿俊闵、韩鹏难道没在国家队踢过吗?也没看到那时的国家队就牛了。目前具体位置上倒是期待左后卫荣昊的复出。


现在虽然到了悬崖,却未必是绝境。时间还是不够用,但只能一搏。诚如李玮峰所说,如果人没了希望,那比赛还真没了希望。好在我个人认为国足输给伊拉克并不是队员不出力,故哀其不幸非其不争。又是一轮新的期待,但愿命运的女神能够眷顾我们可爱又可恨的国足。


2011年10月13日

陕西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