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那天,店里走进一个男人,举止颇为怪异。他进店后,眼神四处游移,在店内绕了一圈,最终停在我所坐的烟柜前。
彼时我正在记账,见他进来,便起身迎上去,以为他要买东西。男人站定在烟柜前,开口问道:“你这儿河南烟哪种好吸啊?”我回应道:“我不抽烟,但可以给您介绍下河南好卖的烟。您想要什么价位的呢?”可这男人并不说要买,只是不停地追问。
我心里不禁警惕起来,莫不是遇上调包的了?可打量他一番,只见他五官端正,穿着体面,透着一股素养。又寻思,调包的一般都是团伙作案,分工协作,通过问这问那扰乱注意力好趁机下手。
这男人问完,既不买也不走,我满心疑惑,心想:问完了还不赶紧走,别耽误我记账啊。
许是察觉到我的不耐,男人缓缓说道:“我从东北来,今天我女儿结婚,我来参加她婚礼。”他顿了顿,声音有些低沉,“我是一个人跑出来的,女儿今天出嫁,我心里实在难受。我就这么一个闺女,远嫁到这儿,以后见面的机会怕是越来越少了,回趟娘家就像昙花一现,匆匆来匆匆走,想见她都成奢望咯。”
他接着说:“虽说我不满意她嫁这么远,但女儿乐意,我也不好阻拦,总不能当恶人吧,心里再无奈也只能由着她。”
到这儿,我恍然大悟,原来刚强的男人,在女儿终身大事上,也有这般柔肠。
我问:“您女儿妈妈来了吗?”他摆摆手,叹道:“别提她了,她比我还难受。”说着,自顾自地坐在椅子上,娓娓道来:“我来这儿都四天了,昨天他们拉着去山里转,那儿有个店做野味,可我哪有心思吃饭观景,就想一个人静静。”
我看着眼前这个惆怅万分的男人,他眼睛微红,严肃沉闷的神情里,满是对女儿的爱。这时,他手机响了,他拿给我看,无奈道:“你瞧,又催我回去,我实在不想回那热闹地儿,就想自己待会儿。”
这一幕,让我想起同行朋友嫁女儿的场景。朋友女儿亲戚就订在同一条街,近在咫尺。可嫁女那天,那男人哭得泣不成声,前来祝福的客人也不禁动容。
我不禁感慨,男人心有时比女人还细腻,何况那朋友还有两个孩子。此刻,我愈发能体会眼前这个东北男人对独生女儿的不舍。
这又让我想起侄女的事。侄女大学时和内蒙的小飞相恋,确定关系后带他回家。二哥二嫂得知小飞家在内蒙,相距甚远,坚决不同意,直说嫁那么远想孩子都难见。可俩孩子情比金坚,不愿分开。没有父母祝福,终究留有遗憾。
后来几经波折,俩孩子再三商量,二哥松口,前提是男方在本地买房。但小飞是独子,他父母不愿儿子像倒插门般到河南。此事僵持许久。或许是小飞太爱侄女,最终妥协,同意在信阳买房。原本他家在北京做小吃生意,后来退了房子,一家三口迁到这儿。如今结婚生子,一家人倒也幸福。
换作是我,不会让男方过来,人家在大城市发展得好好的,何必强求来小城市。二哥家两女一儿,又非独生女。即便真是独生女,如此让男方大费周折,难免显得自私、不近人情。
我越发理解东北男人的无奈。辛辛苦苦养大孩子,女儿远嫁,将一生托付给陌生男人,未来如何,父母怎能不担忧。
我忍不住想,要是我女儿出嫁那天,我会哭成什么样呢?嫁女儿不像娶媳妇,娶媳妇盼个好女孩好好过日子就行,嫁女儿,还得考量男方人品、能力、担当,以及其父母是否明事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女儿是爸爸的心头肉、小情人,实在不舍得啊!真希望女儿永远不要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