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在2014年初就已更名为“微博”,想彰显出一家独大的气场,但还是依然犹如一潭沉寂的死水。
有某个人多次的和我讨论到,微博不是已经没什么人用了吗,为什么还那么多人玩。
2016年,五大卫视的春晚都与微博进行合作,在微博上实现直播,而央视春晚则特别为网络平台定制#艾特春晚#直播节目,并通过微博与央视网等平台同步直播。#艾特春晚#直播节目在微博的观看量达到3809万次,话题互动总量达5751万次,成为除夕夜最受关注的微博话题之一。
根据微博公布的2016年除夕最新数据显示,当天微博日活跃用户达1.54亿,刷新峰值,全站视频播放量超过33亿次。微博再次成为网友观看、讨论、回顾春晚精彩内容的首选网络平台。
不仅如此,2016年微博和欧洲杯、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也有深度紧密的合作,在对外上,与有美国春晚之称的NFL也达成直播深度合作等等。通过微博不断的努力经营,正在成为传统媒体的必选的合作社交平台。这一方面是传统媒体的互联网传播意识加强,另一方面则是微博是目前国内不可替代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微博的开放性和传播性的价值在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微博和一直播、秒拍的组合,成为行业最重要的格局力量。而Papi酱几乎开启了微博的吐槽类视频之先河,维持了微博的繁荣。微博显然已经不再是原来充斥着公共议题的微博了,而是一个属于明星、网红,还有粉丝们的微博时代。
微博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其发布信息的实时性,特别是在各种突发性事件中,微博的实时性表现都出类拔萃,但与此同时,微博的这一特性也很容易被某些心怀不轨之人利用。微博仅仅是传播信息的渠道,而并不能像传统媒体一样鉴别信息的真伪,微博上消息的转发之快甚至让人来不及验证消息的真伪,而谣言的传播也影响了微博的公信力。
微博是一个内容自创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传播的平台。人人都可以通过微博来表达和传播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一个自己的受众群落。数据流量的速度不再是用户使用移动端app的障碍,人们更愿意将自己的碎片时间用到刷微博上,享受着压力释放、最新新闻资讯、幽默漫画等给他们带来的生活享受。